退伍12年,年薪500萬

2019-08-31   軍中三劍客

劍客平評 三劍客

圖:大唐

1

好友給我介紹了一個牛人。

讓我寫寫。

此人以前是濟空裝備部的一個炊事班長。

退伍後做保險,現在是中德安聯保險公司濟南分公司的負責人,年薪達到500萬元。

我向來對別人的成功抱著一種遠觀的態度。

我深知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但也明白,儘管不可能走別人走過的路,卻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於是大概了解了一下。

這個牛人叫杜海濤。

東北人,父母是農民,15歲參軍到濟南,立過兩次三等功。

2007年,三期屆滿,不想再繼續干四期了。

當時杜海濤有兩種選擇,一是回東北老家。二是因愛人是濟南人,可以以轉業士官的身份留在濟南安置。但安置需要考試。

喜歡折騰的杜海濤覺得,再費勁去體制內端個鐵飯碗沒啥意思。於是,決定復員留在濟南。

安居才能樂業。一退伍,杜海濤就拿出全部積蓄和從親朋那裡借的錢在濟南買了房子。

然後,開始找工作。

他當時一沒學歷,二沒本錢,而且27歲了,年齡也不小了。

想找一個好一點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個保險公司的招聘廣告。

當時也不知道啥叫保險公司,看到上面寫著退伍軍人優先幾個字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了。

對方一看他的簡歷,當即讓他來上班。

而因口袋裡沒錢,500元錢的押金,杜海濤都一度犯了起愁。

2

就這樣,杜海濤誤打亂撞一頭扎進了保險行業。

從一個基層業務員做起,杜海濤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很快找到了感覺。

當時,整個社會對保險行業都有很大的偏見。

有的甚至認為他們是騙子。對於外人的看法,杜海濤並不覺得有什麼。別人做五訪,他做十訪,一點一點打動客戶,建立起自己的信譽。而家人的偏見卻讓他感到難以接受。

為了證明自己,在剛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天天忙忙碌碌的杜海濤甚至不敢告訴家人自己是做什麼工作的。

而對於自己的成功,杜海濤說,靠的是勤奮,堅韌,能不斷總結自己。

很簡單的一句話。甚至沒有什麼新意。

的時間久了,我們就可以吹牛皮說:戰友遍天下了!但仔細梳理一下就會發現,事業有成的並不多。

恰巧,我的戰友中就有一個做保險的。他當兵的年齡大了一些,而且也是我們那時候的戰士中為數不多的高中生。

到部隊後,因為文字基礎好,到報道組當了報道員。

經常在報紙上發表稿件。一期干滿後,不想再留,就退伍了。那個年代,轉士官還很難,很少有能轉而不轉的。

他就是其中一個。

3

退伍之後,剛開始幾年,他做了多份工作,也沒有賺到錢。

直到後來,經朋友介紹進入保險行業。短短几年時間,就做到了某保險公司省會分公司的經理。現在日子過得還不錯。

我覺得,他的成功,除了努力之外,也是不甘於平庸。

有一點喜歡折騰。只是不知道,現在還像以前不?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喜歡折騰的戰友都有好的結局。

大多數喜歡折騰,不甘於安穩的戰友都還在路上。

比如,朋友公司里有一個當過16年兵的士官。

按政策他完全可以安置一個很不錯的單位。

有編制,每年有八九萬元的收入。

這在西部小縣城算很不錯的了。

可他卻捨不得那筆退伍費,選擇了拿復員費退伍。結果,回來後投資失敗。把本錢全虧完了。只能從頭開始。

又有很多的戰友即將脫下軍裝。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每一個人在面對人生轉折的時候,其實都是迷茫的。

我們一方面要明白,現實異常的殘酷。成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可望而不可及。絕大多數人最終都只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

一方面也要知道,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點兒機會都沒有。

人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區別在於主動和被動。被動選擇,我們只能適應、順從。而主動為之的,則需要我們慎重。

當然,因為年輕,哪怕是選錯了也沒有關係。還可以重來。

實實在在地說,在就業創業中,軍旅能夠為我們的人生增色,但卻並不是可以倚靠的資本。不能對此有過高的期望。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我們付出得多,收穫也就多,機會也就多。在此,願每一個離隊的戰友都能有一個好的歸宿和光明的未來!

4

在這裡,悄悄地分享一個小經驗:如果你退伍後起點低,又想在大城市立足。那麼,就去嘗試一下房產經紀和保險行業。

這兩個行業門坎低,但卻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是勇於奮鬥的年輕人通向成功的最為直接和簡單的通道。

但也是壓力最大,最考驗人折磨人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