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我國北方大部一路向暖,氣溫如同坐上了「火箭」噌噌地往上升。多地最高氣溫普遍維持在較常年同期偏高水平,溫暖程度堪比常年4、5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春季氣候變化多端,大風天氣常常在北方現身,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加之天氣轉晴,空氣較為乾燥,森林、草原火災隱患增大,公眾及有關部門都應加強防範。
都說春天「孩兒面」,氣候常多變,未來幾天天氣還將如何發展?聽聽小編怎麼說吧!
這回冷空氣也不頂用了!
由於本周冷空氣處於休眠期,我國大部氣溫以回升為主。在此輪升溫浪潮中,多地溫暖程度比常年同期偏暖8至12℃甚至更多。3月18日,東北、華北、黃淮以及西北部分地區氣溫紛紛創下今年以來新高,鄭州的最高氣溫甚至升至28℃,相當於當地5月中下旬的水平。
接下來,石家莊、成都、南京、武漢、濟南、太原未來幾天的最高氣溫也會暖到當地5月中旬或上旬水平。預計未來10天,冷空氣勢力依舊不強,除青藏高原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可對於北方來說,雖然最高氣溫回升迅猛,但最低氣溫依然低迷,晝夜溫差普遍超過15℃,比如太原甚至能達到20℃以上。未來三天,西寧、銀川、蘭州、西安、太原、鄭州、石家莊、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等城市幾乎都是一天兩季。
白天暖融融,夜裡冷颼颼,切記適當「春捂」。
其實,氣溫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冬去春來,寒氣始退,陽氣升發,而人們的肌體調節功能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稍不注意,傷風感冒就會乘虛而入。
專家建議,一般來說,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就要脫掉棉衣。但同時,晝夜溫差大於8℃也是春捂的信號。公眾可以採取「洋蔥式」穿衣法,多穿幾層,根據氣溫變化情況一層層地加上去或脫下來。
天乾物燥 防火正當時
與此同時,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在陽光的助力下,空氣格外乾燥,再加上這兩天北方多地迎來大風天氣,華北北部陣風可達9至10級,而大風天氣容易加劇火災隱患。
3月18日,北京氣溫繼續攀升,最高溫將達23℃。但下午至夜間,受南下冷空氣影響,北京出現6級大風,陣風風力達到8至9級,局地伴有揚沙。北京市氣象台持續發出森林火險橙色預警和大風黃色預警,公眾出門務必注意防範。
北京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于波表示,目前階段由於空氣濕度小,風乾物燥,需警惕用火安全,做好城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行人外出要小心高空墜物,避開建築物、廣告牌、電線桿等容易被風吹倒的物品;外出戴好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系統造成損傷。
大家在享受早春春意之時,幾招防火小提示也請收好:
1、不要在林區、草原私自燒烤。
2、不在林區、草原吸煙。
3、禁止燒荒、焚燒秸稈、焚燒地堰等行為。長期形成的燒荒這一農耕習慣將對山林和山林腳下的村落帶來嚴重火災隱患。
4、文明祭祀。每年清明節前後,因祭祀用火導致的森林火災時有發生,要儘量避免焚燒冥幣紙錢,文明祭祀。
南方還將和陰雨作伴
與氣溫不斷攀升的北方形成鮮明對比,目前我國南方正在經歷一輪強降雨過程,17日起降雨達到鼎盛。據實況監測顯示,雲南東部、貴州西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中南部、廣西、廣東中北部等地出現中到大雨,特別是桂林局地大暴雨,累計降水量達到104毫米。
氣象專家提醒,南方未來多陰雨寡照天氣,將加重部分地區土壤過濕狀況,持續日照偏少,不利於油菜抽薹開花、露地蔬菜和經濟林果生長,部分地勢低洼的農田可能出現濕漬害,需要加強田間管理。
不過專家表示,南方各地近期降雨雖然頻繁,但氣溫也會逐步攀升,只是相比北方回升的更為緩慢,戰線拉得更長。18日開始,江淮、江漢、江南西部等地最高氣溫也會逐步升至20℃以上,到了周末時,最高氣溫能達到25℃左右,春意漸漸濃厚。
長江中下游一帶晝夜溫差也有所拉大,超過10℃的區域將有所擴張,早出晚歸還需要注意保暖,謹防感冒。
來源: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