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只賣1塊錢,這部冷門國產劇足夠驚喜!

2020-08-09   電影雜誌

原標題:版權只賣1塊錢,這部冷門國產劇足夠驚喜!

今年的國產網劇算是鹹魚翻身了,特別是懸疑劇,前有《唐人街探案》《失蹤人口》《十日遊戲》,後有《隱秘的角落》《獵謊者》,雖然褒貶不一,但總算看到起色。

像今天介紹的這部網劇,在豆瓣上尚沒有評分,但大家基本都給了四星——

《刺》

該劇在視頻平台上線,多集開播,核心故事是關注校園暴力與職場暴力,以一起失蹤案為線索,講述了四名女性長達十年的愛恨情仇。

校園霸凌問題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並且成為影視劇創作的重要內容,去年大熱的《少年的你》播出後,社會對「校園霸凌」尤為關注。

這個題材具有價值優勢,觀眾能夠在劇情當中看到社會痛點,而創作者也能通過高度的人文呈現,實現對劇情人物的人性關懷等等。

該劇改編自暢銷書作家李尚龍的同名小說《刺》,在保留主題和主要人物關係的基礎上做了重新改寫,當前劇集的質感在小說之上。

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這個話題,李尚龍用1塊錢把小說的影視版權賣掉了。

劇本的創作背景來源於作者李尚龍的所見所聞。

當時李尚龍在柳州一所中學簽售,互動環節時一位男生幾次開口都沒能聽清楚他說什麼,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事後他才得知,這個男生小時候遭受過車禍,大腦因此受傷。

一個不幸的孩子成為了欺辱的對象,李尚龍決定用筆把這個故事寫出來。

然而文章出來以後,他被網友指責「侮辱我們的學校」,也有校領導找過他,請他不要把事情鬧大。

一個相熟的編輯更請求他把微博刪掉,而實際上,這個編輯小時候就經歷過校園霸凌,被欺負到腿殘,拐杖扔到樹上。

李尚龍這才意識到,暴力隨時都會出現大家身旁,這是多數人沉默的結果。

《刺》由知名編劇宋方金擔任監製,潘戍午執導蘇青、施詩、包文婧、莊茱凌等人擔任主演,范明、高亞麟、英達等老戲骨客串。

「爾晴」蘇青在本劇中飾演女主韓曉婷,長期被校園霸凌。

戲外,她包文婧飾演的劉濤是高中同學兼閨蜜,因暴力事件,劉濤選擇了沉默,兩人關係破裂。

蘇青和包文婧是多年的好友,此次一起搭檔,在劇中是閨蜜也是霸凌的受害者。

在這過程中,夾雜了朋友間的親密和隔閡,包容和誤解,二人富有層次的表演可圈可點。

劇集主要分兩條線進行敘述,一條是現在,2018-2019年期間,一條是十年前,女主角讀高中時。

故事的開篇,警官陳茜接到了一位男子的求助,他聲稱自己的女朋友韓曉婷失蹤了。

男子懇請陳茜能幫他找到女友,因為女友在失蹤前已經有嚴重的抑鬱症,還有過自殘的行為。

陳茜看他也不像撒謊,於是決定接手此案。

在調查過程中,陳茜得到的信息是,韓曉婷是一家高級旅行社的計調部經理,為人幹練,雷厲風行,不苟言笑。

最近因為公司招人,韓曉婷重遇上高中好友,劉濤。

劉濤一出場就滿臉愧疚,一個勁地跟韓曉婷說「對不起」,但是韓曉婷卻並不領情,儼然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隨後陳茜追查到,韓曉婷失蹤前一天,她曾約劉濤見面,但當陳茜撥通劉濤電話時,卻發現號碼早已被註銷

幾經周折,陳茜終於找到了劉濤,而此時的劉濤正慌裡慌張地準備坐車去機場,換了號碼,剪了頭髮的她,一副肇事逃逸的樣子。

陳茜不由得懷疑是劉濤把韓曉婷藏了起來。

在對劉濤的問話中,陳茜得知她是託了關係進韓曉婷所在的旅遊公司,雖然有幾年工作經驗,但她在新公司里就像個職場菜鳥,什麼都搞不定,動不動就哭鼻子。

然而韓曉婷也沒有特別照顧她,反而帶頭孤立、排擠、打壓、貶低她。

沒有金手指、沒有帥氣男主相助、沒有逆襲,劉濤只能硬著頭皮承受種種惡意。

大家都看出韓曉婷有意針對劉濤,誰都不敢吱聲,劉濤每天都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但韓曉婷似乎沒有想過要放過劉濤的意思,一次又一次讓她背黑鍋,被老闆痛罵,讓她當眾出醜,又或者指使她去干髒活累活,反正好像不整死她就不罷休。

在一次工作中,韓曉婷和劉濤遇上了冤家張蓓蕾。

張蓓蕾是當年校園霸凌施暴的始作俑者,她的出現又一次令倆人的關係發生了改變。

明明在心裡極其討厭張蓓蕾,但奇怪的是,如今的韓曉婷在私底下對她卻極其地好,好像完全忘了當年的事一樣,這讓張蓓蕾感到很詫異。

要知道當年的張蓓蕾對韓曉婷倆人,可不止小打小鬧這麼簡單。

讀書時的張蓓蕾仗著家裡有錢,長得又漂亮,在班裡橫行霸道,看到韓曉婷長得好看學習優異,開始無緣由地欺負她。

劉濤作為韓曉婷的好友,也連帶遭了殃。

塗抹課本、扎輪胎、剪頭髮、淋水、逼迫吃髒東西、圍堵並放話威脅等,無休止的欺凌一點點侵蝕摧毀了韓曉婷自信和樂觀的堤壩。

面對欺凌,怯懦膽小的劉濤明明可以制止惡行,但她卻選擇了沉默。

這讓韓曉婷感到失望,她不害怕被人欺負,只是對自己最信任的人袖手旁觀感到難過。

倆人的感情日漸疏離……

更可怕的是,張蓓蕾還喪心病狂地聯合黑道上的小混混對她們進行欺辱,估計韓曉婷父親也是為此事喪命的。

所以,這十年來,韓曉婷時常在夢魘中驚醒,每一次驚醒她都用花刺扎自己,唯有自虐的疼痛能夠讓她忘卻心理上的疼痛。

原來暴力不是我們釋放出去,它就消失了,它就像一根根刺,紮下去,拔出來,肉體的疼痛會消失,但痕跡一直存在,甚至傷痕會滋長出的新的幼苗。

別人將暴力刺向她,她也學著將暴力這根刺扎向另一個她,如此循環,暴力不斷蔓延。

但事實上,張蓓蕾其實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父親另結新歡,只會塞錢給她,動不動就是又打又罵。

欺凌韓曉婷和劉濤能讓張蓓蕾獲得宣洩的快感,忘記心裡的疼,她是施害者的同時,也是受害者。

回過頭來看,十年後,韓曉婷在職場上霸凌劉濤,但其實她的內心並不快樂,所以她很快就收手了。

但如何拔掉心中的「刺」呢?相信之後的劇情會給觀眾答案。

同為女性群像劇,《刺》並沒有太多含情脈脈的女性情誼,它揭示了女性關係殘酷的另一面,或許會令人不適,但也足以令人警醒。

正如劇中韓曉婷所說:「善良不是搪塞一切的遮羞布,如果善良只是為了自我麻痹,那這種善良只會製造更多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