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巡視藥店時,遇到過一位這樣的老年顧客:在門店通過骨密度測試測出骨量減少嚴重甚至有骨質疏鬆症狀,日常表現也有如關節痛、乏力、抽筋等缺鈣症狀。店員詢問後了解到老人日常飲食中高鈣食物(奶類、豆製品,海產品)攝入較少,於是推薦老人服用鈣製劑補充。結果老人說「我現在吃著鈣呢,一粒好幾百毫克的那種,怎麼還缺鈣呢?」
相信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這位老人家的這種情況,花錢買了鈣,但是並沒有補上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今天盧老師就這一問題談談補鈣那些事。
01
有效補鈣,頻次與劑量很關鍵
鈣製劑進入人體後,在胃酸作用下分解為鈣離子,然後在小腸被吸收,服用鈣兩個小時左右,這個吸收的過程就結束了。在這個時間段內,我們的腸道大概能吸收500毫克左右的鈣。如果單次補鈣量大大高於500毫克,那麼多出的部分是會較難被完全吸收,而未被吸收的鈣,會通過腎臟代謝出體外。考慮到每日鈣需求量,單次補鈣量不超過500毫克是比較安全,而且有效的補鈣方式。
02
有效補鈣,服用時間很重要
在一天當中,不同時間人體對鈣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吸收利用效果也是不同。千萬不要認為早晨起來先吃一粒鈣片,今天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想要補鈣效果更好,我們更推薦在午飯後一小時,與睡前一小時,分別補充一次鈣。這兩個時間段補充,可以有效的提升人體對於鈣的吸收利用。
03
有效補鈣,吸收效果影響大
想要補鈣效果好一些,還要搭配一些必要的補鈣搭檔,與鈣共同服用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維生素D是補鈣的最佳搭檔,既可以加速小腸對鈣的吸收,也可以調節骨鈣與血鈣的平衡,還可以促進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
鎂與鈣搭配除了可以更好的維持肌肉與神經的正常興奮之外,還可以與鈣磷共同構成骨鹽,維持骨細胞正常結構、功能和生長。但是鈣鎂同補時鎂的用量很關鍵,攝入鎂過多時會阻止骨骼的正常鈣化(一般來說,鈣鎂同補時,成年人補充鈣鎂比例為二比一,未成年人鈣鎂比例為4:1,是比較安全的)。
除了這些,還有助於鈣吸收的CPP(酪蛋白磷酸肽)等都是補鈣的好幫手。
04
補鈣,還得避開某些「坑」
想要補鈣效果好,還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避免以下這些會導致鈣流失加速或者影響鈣吸收的行為。
不可多喝可樂,濃茶與酒類。可樂當中的磷酸,濃茶當中的生物鹼,酒類當中的乙醇都會影響鈣在小腸的吸收;
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適量補充脂肪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是如果攝入過多的脂肪,反而會保持脂肪酸與鈣結合,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
補鈣時一定要控制草酸的攝入,以免形成草酸鈣。日常飲食當中富含草酸的食物主要有波菜、芹菜、香菜、甘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