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心疼《紅樓夢》里的襲人,儘管對她有好感的人不多。
寶玉參加科舉考試散場後走失了,襲人心裡明白他是故意,回不來了。是一個細節給了她這個判斷:寶玉拿了玉要還給上門討玉的瘋和尚,被襲人死死抱住。寶玉本是個「暖男」,一氣之下竟用力地地推搡襲人,使勁地掰襲人的手,沒有了往日的一點情意。襲人再細想寶玉對寶釵的態度,她知道寶玉這是「悟道」了。
寶玉甩一甩衣袖,不帶走半點雲彩瀟洒地回青埂峰去了,留給了以他為中心的一家人難以接受的痛苦。這些家人中,內心最為悽苦的是襲人。寶釵有「寶二奶奶」的身份,肚子裡還有一個小寶玉,大不了過上李紈般的日子。而襲人一下子什麼都沒了。她深深愛著的、全身心依附的寶玉沒了;她沒有名分的「姨娘」身份也隨之沒了,所以她在王夫人和眾人面前,痛哭得難以自持。
襲人原本姓花名珍珠,是賈母的丫頭。賈母疼孫子,把自己得力的丫頭送了兩個給寶玉:除了珍珠,還有晴雯。寶玉因為她姓花,便以陸遊「花氣襲人知晝暖」的詩句給她重新起名為「襲人」。
襲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安分。她心地篤實,辦事認真,跟著賈母,滿心滿意都是家母;後來跟了寶玉,盡心盡力,加上又有了「親密關係」,更是滿心滿意全是寶玉。《紅樓夢》里唯一明寫跟寶玉婚前有過關係的,只有襲人一個。寶玉素喜襲人「柔媚姣俏」,遂在「夢遊太虛」之後,把「童真」給了襲人。後來的日子裡,襲人不是寶玉的思想知己,卻是最了解寶玉性情的人。
沒有名分的襲人實在是不好在大觀園呆下去了,她想到了死。可是認真想想死不得:賈家對她不錯,王夫人從自己的月例中拿出二兩銀子,給她漲了工資,這是姨娘級別的工資待遇,意味著未來要成為寶玉的妾,也意味著襲人要從下人的身份一下子變成主人的身份了。雖然寶玉走了,這一切都成為了泡影,但是若是在這裡死了呢,會給賈家添麻煩,那就回家再死吧!
於是「襲人懷著必死的心腸」跟著跟著哥哥嫂子回到家裡。想想「哥哥辦事不錯,若是死在哥哥家裡,豈不又害了哥哥」。襲人千思萬想,左右為難,真是一縷柔腸,幾乎牽斷,只得忍了。
襲人本不是潑人,委委屈屈上轎嫁人,心裡想著到婆家再作打算。豈知過了門,丫頭僕婦都叫奶奶。蔣玉菡又溫柔待她,襲人覺得此時欲要死在這裡,又恐害了人家,辜負了一番好意。後來看到寶玉的汗巾在蔣玉菡身上,才知道自己嫁的是寶玉的好朋友,遂安心過日子。
襲人的三次「死不得」讓本來就不喜歡她的人反感:若是真的想死難道還有人攔的住嗎?既然那樣的愛寶玉,怎麼可以又嫁了蔣玉菡呢?她最後的選擇,是情有可原還是虛偽透頂?
可是我們為什麼非要把襲人逼成「烈女」呢?她害過誰嗎?有人懷疑是襲人告狀導致晴雯被逐,就連寶玉也曾有過這樣的猜疑,但這是沒有證據的。晴雯的死,是與她的剛烈的性格有直接關係的。襲人多次容忍她,更沒有必要害她。維持襲人不死的是善念,是處處替別人著想的善良。她不忍因為自己的死傷害到別人,這是她想一想死不得的原因。
她也不舍,捨不得人間的溫暖。在冰冷的死面前,她選擇了活著。對於她來說,活著比死更難,因為寶玉一直在她心裡。唯一讓她釋懷的,就是把蔣玉菡當作寶玉來侍候,但是我想她是不會當作寶玉來愛的。襲人最令人疼愛的正是這一點。
襲人是個真誠的女子,她懂得生命的意義,她知道自己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