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5億美債被拋售,14國運回黃金,數千噸黃金和萬億美元或流入中國

2020-02-17     BWC中文網

截至2月16日,美債實時鐘上顯示的聯邦債務赤字總額目前已經連跳三級觸及創紀錄的23.29萬億美元(如下圖)。另據美國國會辦公室CBO預測,2020年赤字將達到1萬億美元,空前的萬億美元赤字預計將使美國需要龐大的預算。

不僅如此,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平均每8年美國債務總額就要翻番,那麼,如果按此趨勢計算,到2028年時,美國債務總額則有可能達到約46萬億美元,或將是美國GDP的約250%。

上述現象正是過去數十年間,美國債務經濟模式的寫照,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並不是萬能藥,這也決定了大部分的美元以錨定美債規模發行後其價值會被不斷的稀釋。特別是在美聯儲毫無節制地製造膨脹美元和不公平全球貨幣現象的情況下,美國國債是否還會持續被全球主要投資者青睞,已成未知數。

這一點,德銀在最新發表的2020年全球經濟風險報告中預測認為,2020年,美債是否還會有大量投資者買單?這可能是市場的重大風險之一。我們注意到,截至2019年11月,全球主要央行已連續15個月減持美債,在此期間總共拋售近3895億美元的美債。

並且,這一趨勢還在持續,並折射出美元信用不斷下降,美元也漸漸失去美金的光芒。同時也是美聯儲在2015年啟動為期三年多的貨幣緊縮政策以修復三輪QE後美元喪失的價值。而對於美聯儲不斷炮製膨脹美元,美國銀行首席信息官Michael Hartnett指出,自美聯儲推出QE1以來,美元資產價格上行269%的表現遠優於非美元資產價格106%。顯然,是美聯儲在人為編織著美元資產的膨脹。

不僅如此,儘管美聯儲自2019年三季度以來,一直以非QE4為背景,但身體卻很誠實,擰開美元印鈔機的水龍頭一直通過頻繁的隔夜回購操作向短期融資市場大放水注入流動性。比如,其中僅用了10個工作日就連續向市場放水了近5610多億美元(約3.9萬億人民幣)的流動性(具體細節參考下圖),這也是美聯儲10年來首次在貨幣市場上進行類似的操作,以壓低利率,而這幾乎也成為美國精心炮製了收割這些市場投資者財富的過程。

這無形當中,也助長了美國債務赤字水平被拔苗助長,相當於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分別充當了美債的接盤者和發行方。長此以往,顯而易見,會使美國國債市場喪失流動性。畢竟,如前文所述,全球越來越多的央行不再像從前那樣持續青睞美債這一美元核心資產了。

俄媒稱,如果說市場已經習慣了美國國債小規模減持的話,那麼短時間內大量拋售則會引起美國國債的不安。分析認為,在全球一些大買家都紛紛減持美債這一投資風向的影響之下,就不難理解美債至少連續15個月的拋售潮了。

BWC中文網觀察團注意到,各國在大幅減美債的同時,也正以50多年來未曾見過速度在囤積黃金,換句話說,從美債賣出的部分資金有相當數量流入了黃金等戰略資產中。例如,世界黃金協會(WGC)報告顯示,2019年全年,全球央行的黃金凈購買量達650.3噸,全球央行已經連續10年成為黃金凈買家。BWC中文網觀察團注意到,這一數字與2018年的650噸左右,基本持平。連續創下1971年尼克森單方面宣布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金本位,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全球央行買入黃金最多的水平。

與此同時,令美聯儲更加意外的事還發生了。截至2月16日,包括俄羅斯、波蘭、德國、土耳其、荷蘭、比利時、瑞士、委內瑞拉、匈牙利、奧地利、法國、羅馬尼亞、義大利、斯洛伐克14國已宣布運回和計劃運回此前寄存在美聯儲等海外金庫中的黃金。

波蘭官員在銀行金庫前拿著實物黃金

以波蘭為例,該國央行不久前正式發布消息指出,已經從英格蘭銀行運回了100噸屬於該國的黃金儲備,並在2019年10月一次性增持100噸黃金。對此,Zerohedge進一步稱,全球多國打破沉默發出的新信號或是對上世紀70年代脫離金本位以來信用美元時代提前結束的明確信號,而一旦美聯儲此時再次擰開水龍頭,美元市場份額則將進入更大的下降期。

但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一些脆弱的新興市場,由於美元在各國外儲中的主導性貨幣地位,這使得美聯儲每一次貨幣鬆緊舉措,都將牽動著全球市場的經濟走勢。比如,我們提及的,土耳其、阿根廷、越南、印度等高外債、低外儲的經濟體由於不具備寬廣的外匯儲備護城河,其應對美元和經濟風險時的能力就表現得非常脆弱,甚至一度成為美國萬億美元赤字風險轉嫁給脆弱之國的被轉嫁者。

而這背後體現的正是,在美元融資成本高企的市場環境下,由於這些市場實際外儲中的美元積蓄少之又少,在美元升降息前後的過程中,美元紛紛撤離流向更安全的高收益市場,最終這些市場則會不斷上演美元流動性停滯的困頓景象。

正在這些背景下,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也將不斷下降,正如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不止一次警告美國經濟稱,受膨脹美元和美債,以及高估美股的影響,美國或面臨比2008年金融海嘯更嚴重的金融危機。分析認為,羅傑斯的這一預言,或進一步解釋了,本文前面提及的,全球央行掀起的美債拋售潮。

相反的是,羅傑斯長期認為,中國經濟具有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並堅持將大量資金投向中國市場的觀點。另有分析認為,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部分從美債市場撤出的國際資金將會持續流入人民幣資產市場。

例如,隨著中國國債被納入摩根大通和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預期此將吸引約1.2萬億美元資金在未來五年流入中國債市,高盛進一步稱,這其中有2500億美元可能來自全球央行,因人民幣與美元的利差進一步擴大,在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為數不多的無風險債券收益率仍高於歷史低位的國家之一,這是吸引外資的核心因素,並使得中國資產吸引力進一步上升。

事情還遠不止於此,Zerohedge日前報道,自從沒有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黃金協會報告一些收購數據以來,數千噸黃金或已流入中國。也就是說,在萬億美元將湧入中國的背景之下,數千噸黃金或已流入中國。(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92SUnABgx9BqZZIpZ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