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臨終絕筆 雖然只有短短六行 但至今無人能寫出第二首

2020-08-25   老吳說文化

原標題:李白的臨終絕筆 雖然只有短短六行 但至今無人能寫出第二首

說起李白,很多人會記住他的《俠客行》、《蜀道難》、《將進酒》,但是大家忽視了他的臨終絕筆《臨終歌》。那這首詩到底寫了什麼呢?

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這首詩是李白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前作。

翻譯:

大鵬奮飛振動八極,中天摧折力不濟。

雖被摧折,其餘風仍可激揚萬世,游於扶桑又掛住左翼。

力雖不濟,後人得此餘風而可傳此事跡。

然而世無孔子,誰能為我的摧折而哭泣?

這首詩中,李白把自己比作大鵬,本來他可以翱翔藍天,但是此時的他老了,飛不動了。他只能搖動著飛到半空中折傷的翅膀,繼續前行。雖然屢遭挫折,但是大鵬沒有放棄,哪怕只剩最後一口氣,它也要激兮萬世。

《臨終歌》寫得悲愴,又不失悲壯。莊子的逍遙遊寫了一隻朝氣蓬勃的大鵬,而李白的臨終歌寫了一隻年邁的大鵬。

莊子是新生命的誕生,李白則是生命的終點。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以大鵬的悲劇烘托出李白的悲劇。

李白的一生可以說是遭遇坎坷,他的理想是升官發財。但是他偏偏不是一個當官的料子,最後官場失去了一個直來直去的李白,但是文學界誕生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有人說,沒有李白的大唐是不完整的。雖說他是現實的失敗者,但是我認為他是理想的勝利者。他的詩詞感染了無數的後輩,直到今天沒有人能超越他。

杜甫在《春日憶李白》中寫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同為大唐詩人,杜甫認為李白的詩就是最完美的。

作為理想主義者的李白,無論你怎麼評價,他都是勝利者。他的品格和精神,給世世代代的人們以巨大的影響。當你看到他的《臨終歌》時候,真的會很驚駭,李白就是仙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