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路街道轄區共有8個開放式小區,小區出入口較多,流動人口較大,人員結構複雜,社會車輛較多,缺乏物業公司管理,各家各戶無圍牆。居民之間串門聊天、戶外曬太陽娛樂的現象較常見,給社區防疫工作增添了難度。
然而,開放式小區的門守不住,全市的防疫努力都將白費。為此,街道居民區快速反應,上下一心,聯防聯控,多措並舉地展開了開放式小區的防疫工作。
群防群治,大家齊行動
居委會、樓組長包干,挨家挨戶上門排查,未回滬的貼好封條,並通知其鄰居,發現隔壁住戶回來,馬上告知居委會。在小區內的各個樓道、出入口、公共場所等張貼健康溫馨提示,利用小區廣播、宣傳欄、大喇叭等工具及時宣傳防疫知識,提醒大家少出門、不聚會、謝絕親友來訪、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等。
白加黑,「開放」變「封閉」
關閉小區部分出入口,張貼溫馨提示,在主出入口加強人員值守,24小時不間斷管控。針對無物業管理、保安力度不足問題,街道、居委會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台發布志願者招募令,全體機關幹部、社工、服務隊,不少社區黨員、樓組長、大學生等主動請纓,報名參加到「社區志願服務隊」中,為社區控制疫情出力。白天,居委會、志願者、街道聯絡員上崗;晚上,服務隊接班。確保,嚴防守無死角、全覆蓋,守住家門最後一平米。
返滬登記,標準化作業
每個小區都設立返滬人員信息登記處,一本值班台帳、一支體溫計、一個擴音喇叭,一個公示牌,條件艱苦,物資有限,但每一位負責同志都恪盡職守,對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測試和信息登記,對走親訪友人員進行勸返,對流動車輛進行排查。寒風低溫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地毯式排摸,無死角人員掌控
由居委工作人員、街道聯絡員、共建單位成員、樓組長、志願者等組成「掃樓突擊隊」,對每個樓棟人員進行地毯式排查登記,對外來返滬人員進行健康登記,並勸其居家觀察十四天;對疑似人員及時上報,做到第一時間掌握相關信息。每天,早八點到晚九點,他們不是在掃樓,就是在掃樓的路上。
記者:李華、蔡佳瑜
編輯:陳露耘
普陀這些夫妻檔主動請戰同心「抗疫」!
權威發布!上海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不開學
守護熱愛的這座城,普陀的她們「疫」無反顧!
她的「較真」守護了一方平安!
普陀的他是衝鋒一線的「戰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qpMGHAB3uTiws8Kyl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