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我代表我哥哥真心地感謝你們!12年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就快撐不下去了,多虧了你們才讓我們有了希望。謝謝你們,謝謝!」
隔著螢幕,救助申請人馮某順的弟弟朝檢察官深深地鞠了一躬,旁邊躺著的就是馮某順。案發後,他癱瘓在床,基本喪失了語言功能,但他心裡非常明白。雖然無法用語言表達感謝,他還是堅持隔屏朝檢察官揮了揮手。
緣起
這是一起普通的故意傷害案。2008年12月的一天,犯罪嫌疑人陳某因瑣事持西瓜刀將馮某順頭部、右腕部砍傷後,攔了輛摩的潛逃外地。馮某順頭部、腕部受刀傷,經鑑定已構成重傷。2019年12月,犯罪嫌疑人陳某至湖北省石首市公安機關投案。目前該案正在濱江區檢察院審查起訴過程中。
"疫"外
年輪轉了十二圈,當年50齣頭的被害人馮某順已經63歲。他被砍斷整隻右手,砍在頭部的那一刀使他喪失了語言功能,沒什麼文化的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申請傷殘鑑定。案發後,多種疾病纏身、孤身一人的他只能纏綿病榻,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弟弟的接濟維持生活。
2月26日,濱江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湯秋靜在轄區防疫值守的間隙回到院裡,在統一業務系統中逐一排查司法救助線索時,發現馮某順符合司法救助條件。
馮某順是湖南籍務工人員,當年留下的聯繫方式及所有證人均已聯繫不上。疫情當前,也不能前往當地取證,這些都給司法救助工作帶來重重困難。
如何找到卷宗中的被害人,讓他成為真實的救助申請人,成為擺在湯秋靜面前最關鍵的問題。
但這難不倒她。
合作
不久前,濱江區檢察院與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檢察院會簽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協作辦法》。兩地檢察機關從減少跨區域司法救助工作中的對接障礙及協調困難出發,細化協作規則、簡化救助流程、壓縮審批程序等。《辦法》明確了在收集所需證明材料時互幫互助,讓當事人在最快時間內爭取到救助金;同時確立了多元救助模式,即由受託方代為協調當地有關部門,通過社會保險、民政救助、城鄉低保等多種救助形式,集結多方力量,共同營造救助大格局。
2月26日下午,湯秋靜就與芙蓉區檢察院取得了聯繫。
芙蓉區檢察院充分發揮地域優勢,聯合當地偵查機關,運用科技手段進行地毯式排摸,迅速找到了馮某順。2月28日,湯秋靜就拿到了他的身份信息和聯繫方式。
因馮某順在案發後基本喪失語言功能,無法正常與人交流,生活均由弟弟打理,湯秋靜通過馮某順的弟弟向他傳遞了可以申請司法救助的信息,並表示司法救助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材料可以通過網絡遞交。
2月29日,馮某順遞交司法救助申請。考慮到被害人重病在身,湯秋靜在三日內就辦結了馮某順的司法救助案,並與濱江區相關部門及時溝通。3月2日,2萬元救助金順利打到被害人的帳戶上。從發現救助線索到救助金給付,僅用了5天!
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探索
視頻會簽
杭州市濱江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萬多家高新企業在此落戶,自然也吸引了眾多外地務工人員。濱江區檢察院經梳理髮現,近三年來近三成的司法救助申請人系湖南籍來杭務工人員。由於他們工作不穩定、聯繫方式頻繁更換,在辦案實踐中經常會遇到部分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在案發後難以尋找的情況。
找不到被害人,就意味著司法救助無法順利開展,也就不能實現高檢院對於中西部貧困人員「應救盡救」的刑事政策。今年年初,湯秋靜在辦理另一起湖南籍務工人員的司法救助案件中,因無法找到該名人員,靈機一動想到曾一起參加高檢院培訓的湖南籍同學。這位熱情的湖南檢察官很快與當地相關部門取得聯繫,找到了被害人,使得這起司法救助案得以順利辦理。
受此啟發,經這名湖南籍同學推薦,濱江區檢察院與芙蓉區檢察院協商決定建立司法救助協作機制。芙蓉區檢察院是湖南省委所在地檢察院,也是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2月下旬,兩院「雲」會簽了《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協作辦法》。馮某順司法救助案是《辦法》會簽後首例運用協作機製成功辦理的案件。
根據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協作辦法》規定,浙江省各檢察院如遇救助申請人身處湖南省內任一地點,且需湖南檢察機關就司法救助工作提供協作的,均可與濱江區檢察院聯繫,這是浙江省、湖南省國家司法救助工作信息互通共享的平台。
「與芙蓉區檢察院會簽這個《辦法》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希望後續能與中西部地區建立更多的跨省協作工作機制,共同助力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盡顯檢察機關的時代芳華。」濱江區檢察院檢察長夏濤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