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金融網絡犯罪,聯手打防須強化

2019-11-25     海曙檢察

新聞來源:正義網

  吳愛軍

  范益民

  湯文峰

  王蘭鳳

  張乃華

  近日,江蘇省檢察院組織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江蘇南通參加「金融網絡」檢察行活動,對南通市檢察機關開展涉眾型金融網絡犯罪案件的辦理、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相關工作進行視察調研。調研中,代表委員就如何應對金融網絡犯罪高發態勢,提出各自意見。

  湯文峰代表:

  辦案中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

  金融網絡犯罪新型案件不斷增多,案件疑難複雜程度明顯加大,檢察機關要正確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堅持打擊犯罪與保護創新相統一,堅持維護市場秩序和激發市場活力相統一,辦案中儘可能減少對正常金融活動、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

  另外,檢察機關可以將工作重心前移,繼續加大風險防範的宣傳力度,堅持「打防並舉」「防治結合」,強化打早打小,綜合運用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措施,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增強社會公眾的金融風險防範意識,提高社會公眾對金融違法犯罪的識別能力,促進市場經濟環境的凈化,從源頭上遏制金融犯罪活動,為金融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張乃華委員:

  為金融監管部門提供更多法律支持

  據我了解,目前在疑難案件的研判上,檢察機關注重「打」,金融監管部門注重「防」,很多非法金融機構不註冊,稱自己是辦事處,不辦業務,業務員讓老百姓從App上購買金融產品,金融監管部門管理時經常遇到類似的疑難問題。

  希望檢察機關能在法律法規和技術層面提供研判幫助,讓金融監管部門採取行政手段時底氣更足,工作力度更大,把「防」的工作做好。更希望檢察機關和金融監管部門聯手,以典型案例入手,讓群眾識破非法金融商業模式,提前防範,有效應對。

  吳愛軍代表:

  引導群眾理性投資依法維權

  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是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檢察機關要嚴肅查辦金融網絡犯罪案件,加強對新型疑難案件、跨區域涉眾型案件的研究和指導。

  現在有很多人因輕信不良網貸陷入高利貸陷阱,對性質惡劣、涉及暴力的,檢察機關可以結合目前掃黑除惡的背景進行研究。檢察機關可以向金融監管部門提出防控金融風險的檢察建議,對陷入金融風險中的群眾如何維權進行指導。當前信息化高速發展,在宣傳方面檢察機關可以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宣傳上加大力度,發揮以案釋法警示作用,教育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和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做到理性投資,依法維權,以專業的辦案和精準的法律服務全力以赴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對各類問題做到隱患早發現、處置在前,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范益民代表:

  培養精通金融檢察業務的人才

  金融網絡犯罪的特點是高發、數額巨大、受害人多。運用檢察力量助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要突出一個「准」字,要找准檢察職能與服務保障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的結合點。檢察機關要加大專業化人才培育力度,努力培養一批精通金融檢察業務的專門人才,以高標準、專業化的辦案工作加大打擊犯罪的力度。比如,涉眾型金融網絡犯罪欺騙性強,涉案人員多,社會危害大,辦案人員就要研究如何把案件的查辦和化解風險、追贓挽損、維護穩定結合起來,防止引發次生風險,做到依法處置、輿論引導、風險防控「三同步」。

  同時,針對不同年齡的群體加強宣傳力度,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解決在前端,完善相關預防預警措施。

  檢察機關還可以與其他相關部門加強溝通聯繫,健全完善與其他部門的溝通銜接機制,藉助專業力量加強辦案和犯罪預防,形成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合力。

  王蘭鳳代表:

  強化對金融犯罪的全鏈條治理

  怎麼保護金融行業正牌軍是一個綜合治理的問題,目前很多群眾金融知識缺乏,風險意識淡薄。檢察機關可以結合大數據,用大螢幕實時動態展示案件數據,在App或者微信公眾號上,通過對典型案例的解析、投資人現身說法、金融網絡犯罪防範等角度進行法治宣傳,擴大受眾面,也可以針對易感人群、新型手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通過專題講座、發布會、檢察開放日等方式,加強風險防控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識別和遠離金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從法律監督的實踐層面推動人大立法,為金融網絡犯罪制定標尺,明確合法與違法、罪與非罪的標準。

  另外,檢察機關可以聯合金融監督管理局、人民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通過反洗錢系統,預判犯罪傾向,提前應對治理,形成前中後、全流程一體化的合規風險管理防線,強化對金融違法犯罪活動的全鏈條治理,共同有效預防金融網絡犯罪。

  本期組稿:陸天琦 葛明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P73oW4BMH2_cNUgjP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