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花卉盆栽時,想讓它們生長茂盛,多開花,葉子翠綠油亮,必然離不開施肥。即便在野地里沒人管沒人問也能瘋長的野草,栽種到花盆裡以後不施肥,也難以有好的長勢。原則上來講,給花卉盆栽施有機肥是最好的,養分均衡,盆土不容易板結,對花卉盆栽的傷害最小。但因為種種原因,實際上我們還是以現成的顆粒肥為主(就是我們說的化肥)。在給花卉盆栽施顆粒肥時,建議大家多做一個動作,花不了多少時間,但肥效會加倍。這個動作就是把顆粒肥挖坑或者挖溝埋在花盆裡,而不要撒在盆面上。
顆粒肥撒在盆面的壞處
顆粒肥直接撒在花盆表面,會大大降低肥效。一方面,有些肥料暴露在空氣中,會吸收水分發生潮解變質。另外一方面,有些肥料暴露在空氣中,在強光照的作用下,會發生分解、揮發等,直接導致肥效下降。即便顆粒肥不會發生潮解、分解、揮發等,因為盆面濕度不夠(澆水時是潮濕的,澆完水盆面就會逐漸變干),顆粒肥不一定會在澆水時完全溶解,從而就無法將肥效全部發揮出來,影響花卉盆栽的生長。
顆粒肥直接撒在花盆表面,因為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全溶解,會有殘留。二次、三次施肥時,就容易肥料累積,發生肥傷。比如你施某一種顆粒肥,建議10天使用一次,每次使用10粒,直接撒在花盆表面以後,10天內只溶解掉了5粒,還有5粒被剩下了,但是10天後你又施了10粒,這個時候花盆裡的肥料就是15粒,大大超出施肥濃度要求,從而導致肥傷發生。
把顆粒肥直接撒在花盆表面,澆水時水流大一點,它就跟著水流跑。比如你施肥時是均勻的把顆粒肥撒在花盆表面,澆水時一衝,都集中到一個點去了。那麼這個點的肥料濃度短時間內瞬間猛升,下面的根系就很容易燒傷。要是把顆粒肥衝到花卉盆栽的根邊,燒傷也是非常容易發生的。就算不會燒傷花卉盆栽的根系,因為施肥不均勻,會影響吸收利用率,無法很好地達到施肥目的。
為什麼賣的花卉盆栽都是把顆粒肥撒在盆面
看到這裡有花友疑惑了:「你說把顆粒肥撒在花盆表面不好,那為什麼賣花的都是撒在盆面?難道你比他們更懂養花?」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賣花的人一天要管理幾十、上百、甚至上千盆花,要是一盆一盆的開溝施肥,那要花多少人力?他們的目的只是儘快把花養大,賣出去,並不像我們一樣要長期養下去,所以隨便盆面撒點肥,只要不燒死就行。肥效好不好不重要,大不了多施幾次,每次施多一點。
正確施顆粒肥的方法
家庭養花卉盆栽,正確施顆粒肥的方法應是在遠離根系的花盆周圍開溝或者挖小坑,均勻的將肥料撒在裡面,然後掩埋,讓各個方向的根系都能吸收到養分。周圍開一圈溝施肥比較簡單,要是打算挖坑,可以多挖幾個,這樣肥料分布才均勻。比如你花盆比較小,那就挖三個坑,兩個坑之間的夾角大約是120度。要是你花盆比較大,那就挖六個坑,兩個坑之間的夾角大約是60度。
將顆粒肥埋起來,首先一個好處就是肥效加倍,肥力釋放完全,更有利於花卉盆栽吸收。其次是不容易有殘留,下次施肥濃度就好把握。因為肥料埋到土壤里,澆水後一時半會土壤不會變干,肥料就會慢慢溶解,殘留很少。第三個好處就是位置比較穩定,你埋在哪裡它就在哪裡,不會因為澆水或者其他外力因素而發生位移。
1、在花盆周圍挖坑時要注意,別挖得太深傷到花草的根系,淺淺的掩埋住即可。
2、對於花盆周圍已經長滿了根系的花卉盆栽,就不適合挖坑掩埋顆粒肥。一方面挖坑會傷到根系,另外一方面掩埋下的肥料會對周圍的根系造成傷害。這種情況下為了讓花卉盆栽長得好,要麼給換個大一點的盆,要麼使用水溶肥灌根或者葉面噴施,再要麼脫盆修根重新上盆,服盆以後再周圍埋肥。
現在你知道怎麼給花卉盆栽施顆粒肥了吧?施用的時候別偷懶,挖個小坑埋起來,肥效加倍,也更安全。覺得有用點個贊,關注我了解更多養花知識。(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