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話:別為了稿費去學寫作

2019-09-06     語不惜說情感

我開過幾期寫作班,後來不開了。

不開的原因是,我發現寫作這件簡單事情,被人為複雜化了,裡面摻雜了太多功利性的東西。雖然說,不以稿費為目的的寫作都是耍流氓,然而,只以稿費為目的的學寫作才是真的耍流氓。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人之所以和動物有區別,是因為人是有情感的高級動物。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世面上的寫作班越來越多,有些還號稱百分之百上稿,可是為什麼到了編輯和平台那,卻是缺稿子,缺作者呢?

原因無非是,寫作班過於注重成績,只是交給了你套路,把技巧給了你,而你又太功利,只想著稿費,只用作者思維在那套公式,而非讀者思維在寫作。這樣的後果就是,作者失去了思考力,文章同質化嚴重。誰班裡出來的,看看文章就能一猜一個準。

我觀察過幾個原本閱讀量不錯的號,自從批量上了某寫作班的文章後,閱讀量都是一路下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文章缺少靈魂。

文章里要有作者的魂,什麼是魂,那就是你的情感,一篇有魂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動讀者。

寫文章一定要有用戶思維,對於作者而言,你的用戶不是平台,不是編輯,而是讀者。

有個寫作培訓老師曾說,來寫作班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儘快掌握基礎的寫作常識,但套路歸套路,套路只是方法,方法怎麼用,千人千差別,如果只用套路,而不注入自己的思想,那不是創作,那是「產出」。

當我們把文字商品化,一切都向「錢」看的時候,便失去了對文字的敬畏之心,少了淡薄,多了功利。

曾經有寫作圈的朋友說,自己容忍不了廢稿,一篇文章出來,如果1000投不出去,她就壓低價錢去投800、500、300、100的,直至投出去為止。

可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呢?

一篇稿子3小時成稿,然後花費數日為它找「婆家」,這家忐忑中等幾天,那家忐忑中等幾天,可能這篇稿子最終有人要了,但你花費的時間成本可能已經夠靜下來好好找找這篇文章的不足,總結經驗,去寫一篇更好的文章了。

寫作的人很多,為什麼佼佼者卻寥寥無幾?

因為有的人肯花時間去死磕,死磕平台調性,死磕文章的邏輯,死磕文章的情緒,總之,就是自己和自己較勁,然後把自己扔到讀者的位置,直至寫出來讓自己滿意的文章為止。

最終,他一稿成名,脫穎而出了。

你看到後,可能沒有意識到別人背後可能已經躺了幾十篇、幾百篇廢稿了,只會酸溜溜說,他天賦真高。

我們大多數人,是還到不了拼天賦的時候。

說句良心話,不要為了稿費去學寫作。

因為,太急功近利,就可能適得其反,一事無成,陷入無窮無盡的焦慮中,結果就是時日不到,自己就在自我懷疑中,泯然於眾人已。

有個朋友說,為什麼現在寫作班越來越難辦,是因為你既要教給別人技巧,又要滿足別人的慾望。

技巧好教,慾望難平。

原本,以你現在的基礎,可能只能寫出100一篇的文章,可是你偏要在基礎不穩的情況下,去投800一篇的平台,那結果可想而知。

我觀察過這樣一個現象,寫作圈有個特別有意思的規律,但凡能沉下心,堅持寫半年以上的,到了最後基本可以站住腳,有的靠稿費變現,有的做大了自己的平台。

而那些,只學習了一個月,寫了幾篇文章,被拒了幾次稿子,叫苦連天的人,最後都已經退出了這個行業。

寫作是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而非一蹴而就。

實際上,寫作變現,稿費只是其中一種途徑,而寫作帶來的真正福利,遠遠不止這些。

寫作它是一項技能,可以讓你在職場更有競爭力,讓你的工作總結,方案報告優於別人,得到上司青睞,升職加薪,這就是寫作的隱形福利。

所以說,學習寫作,心態要正。你要懂得,我們寫作的終極目的,是把自己變成一個有系統性思維、會表達、懂創新的人。

你只需要比身邊人多一項寫作技能,未來某一刻很多機會都會傾向你。

而此刻,你只需要專心練劍,總有一天,該來的總會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64XNm0BJleJMoPMcg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