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增包機加碼國際貨運 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運輸

2020-03-30     美國僑報網

【僑報特約記者薩薩3月30日報道】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貨運業,國際航空運力的不足也造成了一些國際郵件快件滯留、防疫物資運送受阻等情況。29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相關情況進行介紹,稱將通過增加包機、開闢航線等方式,加強國際航空運力供給,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運輸。

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準備裝機的抗「疫」醫療物資。(中新社圖)

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國際運輸

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運輸生產造成巨大衝擊。中國國際航空貨運業短板在疫情下更加凸顯。業內專家認為,中國航空貨運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全球航線少,二是全貨機數量少。

為了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在29日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表示將通過境外中轉、增加包機、開闢航線等方式,構建中國國內和海外防疫物資寄遞運輸「綠色通道」,保障生活必需品運輸。

金京華介紹,受疫情影響,國際寄遞渠道受阻,造成了一些國際郵件快件滯留。國家郵政局將在萬國郵聯等多邊框架下,努力維護國際郵政網絡的暢通。後續將繼續組織業內企業通過增加包機、開闢航線等方式,加強國際航空運力供給,保障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物品的國際運輸。

同時金京華指出,還將通過中歐班列、中美快船以及周邊國家陸運等多種途徑,努力把疫情對跨境寄遞物流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據悉,為更好向海外運輸防疫物資,中國貨運巨頭順豐航空公司已增開到美國、歐洲、印度的航線,執行防疫物資包機210班,其中3月1日到14日承運從中國發往海外的口罩、防護服、手套等防疫物資108噸,涉及3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郵政航空公司增開到俄羅斯、比利時的航線,執行防疫物資包機24班,運輸郵件4.2萬件、292噸。圓通航空公司執行防疫物資包機84班,承運物資超過422噸,3月21日使用757全貨機將11萬隻口罩、10萬人份檢測試劑、1萬件醫用防護服等防疫物資運抵菲律賓。近期菜鳥網絡也計劃投入200架包機,打通中外雙向物流,保障防疫物資和跨境電商件的運輸。

國際全貨運航班數量已接近疫情前水平

目前,中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航空貨運能力也在逐步恢復。

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展計劃司二級巡視員張清介紹,「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貨機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相關支持政策措施的陸續出台,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緊張的情況會得到一定的緩解。目前,中外航空公司國際全貨運航班將增至每周930班,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據介紹,為提高中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確保疫情期間國際航空貨運供應鏈穩定,近期中國民航局主要採取三大應對措施:一是大力增加航空貨運運力供給。二是鼓勵主動對接對外貿易需求。三是持續降低航空物流成本。四是對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運輸需求,民航局及時啟動重大運輸任務,著力防範供應鏈「斷鏈」風險。

首個貨運為主的機場預計明年底投運

另據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一級巡視員任虹表示,為了提升中國貨運能力,湖北鄂州正在建設中國第一個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

「鄂州機場已在2019年下半年順利開工建設,雖然疫情有一些耽擱,但現在已經復工了,按照目前的計劃,預計在2021年底或者2022年初能夠投入運行。」任虹說。

據稱,鄂州機場功能定位是貨運樞紐和客運支線機場,按照2030年完成貨郵吞吐量330萬噸規劃設計,同時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入駐鄂州機場,並出資建設鄂州機場航空貨運設施,這也是中國第一個社會資本、企業進入機場的項目。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運輸機場共有235個。同期貨郵吞吐量達1710萬噸,貨郵吞吐量增長同比僅2.1%。(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o3GbKXEBrZ4kL1ViAn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