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主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將於9月29日晚19:30在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將領銜主演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專場演出將通過現代傳媒科技手段實現張君秋先生與王蓉蓉、劉海苑兩位親傳弟子共同演唱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翟墨、方旭及優秀青年演員裘識也將在專場中演出折子戲片段《三關宴》《斷密澗》。
著名京劇藝術大師、京劇張派藝術創始人
張君秋先生
由張君秋先生所創張派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初具規模,並於70年代基本定型,是繼四大名旦之後,旦行中最有影響、流播最廣的流派。張派唱腔雖定型較晚,卻是經近半個世紀的廣收博採、擷取精華,反覆凝鍊而成,其中汲取了梅蘭芳的「甜」、程硯秋的「婉」、尚小雲的「堅」、荀慧生的「綿」,合四家之長。張君秋先生音域寬廣,高低自如,早、中期剛健清新、柔俏多姿,晚年減少了高音區的行腔,在中音區增加了跌宕、險峭的旋律,節奏也趨向自由和自如,由醇美中顯示出華麗、舒展。
著名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是當代最為重要的京劇旦角藝術家之一。他在繼承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演唱藝術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條件,自覺創新,自成一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創了京劇張(君秋)派表演藝術,對京劇藝術創新性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張派藝術的創立與形成主要在北京京劇院的前身北京京劇團,張君秋先生是北京京劇院重要奠基人之一,為北京京劇院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張派藝術是北京京劇院重要的藝術血脈,在北京京劇院傳承有序,張派代表劇目《狀元媒》《詩文會》《西廂記》《望江亭》等成為劇院經典保留劇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張派名家王蓉蓉1978年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就成為張君秋大師的弟子。她感言到:「在我的學生時代有幸被恩師選中,從此我在傳承張派藝術道路上前行了四十餘年。恩師對我在藝術上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紀念恩師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我非常懷念恩師,感恩恩師為京劇藝術留下豐富寶貴的藝術財富,還要學習繼承恩師的創新精神,為張派藝術的傳承貢獻我的力量。」
排練花絮
「梨園雅集」是北京京劇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合作的品牌活動,自2018年成功走進台灣,已獲得兩岸京劇界的高度認可。2020年恰逢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北京京劇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將於9月29日19:30共同主辦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屆時,歡迎廣大戲迷觀眾走進長安大戲院,觀賞張派經典折子戲片段,感受京劇張派藝術之美,一同向京劇藝術大師、京劇張派藝術創始人張君秋先生致敬。
未來,北京京劇院將始終秉承張君秋先生遺志,繼往開來,將張派藝術發揚光大,踐行北京京劇院肩負的傳承、創新、推廣、普及的歷史使命,為京劇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
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
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劉海苑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
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
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
演出時間:2020年9月29日 19:30
演出地點:長安大戲院
一、《詩文會》片段
劇中人 ……… 扮演者
車靜芳 ……… 王蓉蓉
謝 瑛 ……… 劉明哲
車步青 ……… 孫 震
牛斯文 ……… 包 岩
飄 香 ……… 王曉麗
《詩文會》劇照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 王蓉蓉 飾 車靜芳
二、《斷密澗》片段
劇中人 ……… 扮演者
李 密 ……… 方 旭
王伯當 ……… 裘 識
三、《祭塔》片段
劇中人 ……… 扮演者
白素貞 ……… 王蓉蓉
許仕林 ……… 王 超
揭諦神 ……… 於 帥
《祭塔》劇照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 王蓉蓉 飾 白素貞
四、《三關宴》片段
劇中人 ……… 扮演者
佘太君 ……… 翟 墨
楊四郎 ……… 于欣澤
五、《狀元媒》片段
劇中人 ……… 扮演者
柴郡主 ……… 王蓉蓉
呂蒙正 ……… 宋昊宇
趙德芳 ……… 劉明哲
《狀元媒》劇照 王蓉蓉 飾 柴郡主
六、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原唱者:張君秋(影像)
演唱者:王蓉蓉、劉海苑(影像)
執排導演:劉耀春
鼓師:趙佳佳
琴師:左 旭、裘 新
舞台監督:胡 軍
作者:周遊
圖片:北京京劇院
購票點擊閱讀原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xVXw3QBeElxlkkaLC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