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有家銀行不給存錢,竟給苗木牽起了紅線

2019-11-20     看蘇州

提起銀行,

大家肯定都覺得和錢有關。

但是,蘇州有一家「綠色銀行」

竟然不是用來存錢的,

那它有啥用處呢?

(「綠色銀行」)

今天(11月20日)上午,在東方大道甪直段,看蘇州記者看到道路兩側的改造工程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綠化帶上的樹木已經開始積起了灰塵。

在道路的另一頭,若干名工人正在對部分樹木進行遷移工作,一棵棵樹苗被工人們綁得扎紮實實,在小吊車的牽引下乖乖地躺進了卡車。

(工人正在給樹木做遷移準備工作)

(被吊上車的樹苗)

「我們移植了要有好幾千棵樹了吧!」工人王師傅告訴看蘇州記者,這塊區域因為施工原因暫時荒廢了,因此有關部門就讓他們過來對這裡的樹木進行遷移。今天進行遷移的這些樹木將會統一管理,並分別錄入「綠色銀行」

(給樹木綁紮)

(運載上車的樹木)

據吳中區住建委綠化科科長周悅介紹,中環高架甪直出口往東1.38公里範圍內的樹木是本次"綠色銀行"的遷移對象。這次樹木遷移將會有400餘株香樟、櫸樹、銀杏等喬灌木被運送到南湖路高架和大運河吳中區段,用於綠化景觀建設。

那他們口中的「綠色銀行」究竟是什麼呢?

周悅告訴看蘇州記者,這家「綠色銀行」其實還有個綽號,叫做線上苗木「相親」平台。在這家銀行里,「交易貨幣」不是錢而是經過篩選的優質苗木。只要是有政府財政投資的公共項目需要使用,就可以在平台上進行樹木匹配,一旦匹配成功,馬上無償提供使用。

(「綠色銀行」儲備苗木:金枝國槐)

據周悅介紹,吳中區住建委自2017年7月1日受理占綠移綠審批以來發現,對綠植的需求呈現逐年增長趨勢。而區住建局現有臨湖鎮黃墅村苗木基地200畝已飽和,難以滿足苗木遷入需求。

因此,為了有效節省苗木交易時間和空間,破解城市公共綠化遷移存儲難題,「綠色銀行」苗木管理模式應運而生。

(正在遷移樹木的工作人員們)

(被吊在空中的小樹苗)

那「綠色銀行」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

首先,因城市基礎建設

而被占用的綠化用地上的苗木

將被統一登記到

「綠色銀行」線上平台中。

(儲備苗木:桂花)

(儲備苗木:紅楓)

緊接著,經過篩選後

符合使用條件的遷移苗木

將直接發布到平台上。

(工作人員正在搬運樹木)

一旦有政府財政投資的綠化項目需要,

就可以通過「綠色銀行」來給

綠化項目和樹木「牽紅線」。

匹配成功後,便可無償使用。

(移植到蘇州太湖園博園的樹木)

暫時無法使用的苗木也不用慌,

「綠色銀行」還可以「存款」登記,

把它們存進平台,

進行養護「增值」,

好好保養後再「相親」!

(蘇州太湖園博園外圍移植前)

(園博園外圍移植後)

周悅告訴看蘇州記者,自今年9月份「綠色銀行」實行以來,目前已經有2600餘株苗木順利「存入銀行」,有870餘株樹木(香樟、金枝國槐、紅楓、櫻花、紫薇等)已經成功運用在蘇州太湖園博園外圍環保地塊改造及園內綠化提升項目上,節省財政支出100萬元左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todiW4BMH2_cNUgTe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