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越聰明越容易被「毀掉」?4個妙招,讓他喜歡自主學習!

2019-05-25     小於兒育兒

有位家長發來私信說:「老師,我的孩子挺聰明的,別人不會做的題,他都會做。老師們都反映說這孩子學什麼都特別快,可就是整天漫不經心、毫不在意,不能踏踏實實學習。成績也忽上忽下,特別不穩定。任憑我怎麼說都聽不進,我是真的沒辦法了,該怎麼辦呢?」

我絕對相信家長所說的都是真的,這樣的學生,每個班裡都會有一兩個的。

其實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現在的初中生由於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成熟,正處於叛逆期。很多學生在這個年齡都有反抗父母、朋友的表現,這是一種正常的成長經歷。特別是腦子聰明的孩子,對問題的看法很準確,分析問題透徹。你再反反覆復地說你的那些陳詞濫調,對他們不起一點作用。此時我們如果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採取適當的方法,走進學生的心裡,就成功了一半了。

聰明的學生很多都具有懶散、固執、心高氣傲的特點。而這些特點都是其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想短時間內就改掉,是很難的。他們為什麼懶散,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聰明,不需要勤奮;他們為什麼固執,也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聰明——你們都是錯的,我是對的,所以他們固執;為什麼高傲,還是覺得自己聰明唄。對於有著這樣想法的孩子,我們最好能讓他們受到一定的挫折,在挫折中成長。而家長只要在風雨後給孩子安慰就行了。

我給家長分析了這些問題後,就給他支了兩招,結果他拿回家試驗,一個多月效果就出現了,現在我把這些經驗分享給有同樣問題的家長們。

第一,與孩子交朋友。

孩子叛逆一般是叛逆父母、叛逆老師,可是他不叛逆自己的朋友。這時我們就要「偽裝」自己的角色,和他們建立朋友的關係。也就是平時放下老爸,老媽的架子,和孩子套套近乎,別看孩子是你生的,小時跟尾巴似的哭著鬧著跟著你。可是等到長大後,有自己的思想了,你再吆五喝六,他可就不買帳了。雖然還是聽話,可是骨子裡卻開始不服氣你了。

第二,是創造挫折並讓孩子受到挫折

聰明的孩子不經歷挫折,不會重視自主學習這個過程,所以極有可能成績會一蹶不振。我們所做的,就可以在孩子經歷挫折的時候,以朋友的身份來批評和鼓勵。這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得當,多一些鼓勵和期待,少一些指責。

挫折會使我們從中學到經驗,以後再犯這樣錯誤的時候,就會提前意識到,所以孩子慢慢就學會了自主學習,與孩子交朋友,不僅會拉近你和孩子的關係,更可以讓你更了解孩子,陪著孩子共同成長。

第三,行為上適當有耐心

對孩子有耐心並不是對孩子所有方面都要有耐心,對於孩子那些無理的要求也要學會拒絕,但是之後要有耐心的告訴孩子拒絕的原因。如當家裡有很多玩具,孩子還想要玩具的時候,父母就應該拒絕孩子,不管孩子是否哭鬧,但回到家之後,父母也要和孩子有耐心的交流,說明原因。

第四,生活上有獎有罰

當孩子做的很棒時,父母可以有耐心的和孩子交流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地方,並帶孩子去旅遊,並有耐心的陪孩子玩;當孩子做的糟糕時,父母要給孩子一些懲罰,懲罰結束後,要有耐心的告訴孩子為什麼會有懲罰,讓孩子知道在面對同一件事時以後應該怎樣做......

對孩子有耐心並不是無條件的縱容,而是需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孩子在成中不僅需要父母有耐心的陪伴、交流......孩子也需要來自父母的嚴厲,有嚴有愛,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生活、快樂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t-I_2sBmyVoG_1ZJ8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