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式教育」殺傷力,不止讓孩子崩潰,僥倖不改,毀孩子一生

2019-07-01     李姥姥話育兒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都是為了你好。」可是往往這句話的意思背後就是「你必須得聽媽媽的話,按著我說的做這樣才行,」可是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而並非學習。如果在家長的強迫式教育下學習,可能會對於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注意,今天小編就來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關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強迫式教育會對於孩子造成的極大傷害。

【1】讓孩子學習失去主動性

我們都知道一句老話叫做「強扭的瓜不甜」,被迫學習的孩子,就和「強扭的瓜」一樣,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結果,就是學習的主動性不高,經常在家長的威逼利誘下學習,會造成孩子對於學習失去興趣。家長朋友們都知道,如果主動學習孩子發自內心的想學,學習成績也會自然而然的比較好,但是如果在強制下學習,只會讓孩子更加牴觸學習這件事情。

很多孩子一看到書就困,一進教室就有煩躁的情緒,其實這就是家長和老師一起強迫式教育下的產物而造成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到了初中高中很多孩子開始出現逃學、吸煙、叛逆等各種情緒,都是由於小的時候「被強迫式教育」的壓榨下而產生的一些逆反情緒。很多初高中生的家長朋友會說:「我們孩子小學的時候還乖乖的,為什麼一到初中高中就變了樣呢?」那是因為孩子已經長大了,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因為小時候積累的一些情緒,到了初高中以後才開始爆發的表現。

【2】讓孩子心理受到傷害

家長朋友們有意無意的老是提起「學習」兩個字,讓孩子對於學習深惡痛絕。可是我們中國的教學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甚至現在已經從幼兒園就開始普及了。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這樣算下來孩子需要經歷的學習,時間足足有16年之久。而在強迫式學習下的孩子,要飽受16年的痛苦,這對於孩子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折磨?

家長朋友們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常年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要做到16年之久,那我們是不是也一樣會崩潰呢?而且長期如此的度日如年,是不是心裡也會飽受到各種傷害和折磨。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適當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勞逸結合。不要整天一味的光耳提面命的告訴孩子要學習、學習。適當的讓孩子放鬆,給孩子一定的自由,這對於孩子的童年生活來說也是非常珍貴的時光。

我們知道童年是無法挽回的,如果孩子在應該玩的年齡,常年充斥著學習、興趣班、課外班、培訓班、補習班等等各種班的情況下,會讓孩子感覺喘不過氣來,天天想逃離家長的魔爪,天天想著要衝出牢籠。這樣的情況,孩子怎麼會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呢?

【3】破壞親子感情

我們都知道好的親子感情,是孩子願意告訴你他發生了什麼事情,願意把自己開心的事情分享給家長。而在這種「強迫式教育」下的孩子,每天都要處於爸媽的高壓控制,而且要天天被迫學習自己不願意接受的東西。有這樣情緒怎麼能學出好成績,又怎麼願意和爸媽,敞開心扉呢?

可能孩子在小的時候曾經告訴過媽媽:「我不喜歡學習」,或是「我想休息一下,可是媽媽總是回覆:「聽媽媽的話,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或者是「孩子再堅持堅持,相信你一定會出人頭地的!」可是有些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之後也沒有取得好的成績,這樣的狀況就會讓孩子非常難過傷心,既沒有能夠滿足自己玩耍的心情,又沒有取得好的成績,孩子也會非常失落,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更加痛恨學習,認為自己不行,慢慢失去了自信。

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孩子想要放鬆或是想要休息的時候,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給予孩子機會,讓孩子適當的放鬆一下心情。只有適當的放鬆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更快樂!如果一味的逼迫孩子坐在書桌前,可能人坐在書桌旁邊,心已經飛到九霄雲外了,反而沒有好的效果,所以適時的讓孩子休整,才能讓孩子做的更加長久。

【4】影響孩子的未來

家長朋友們一定要認識到孩子的學習,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逼迫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反而沒有好的結果。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自由的花朵,只有讓孩子能夠放飛自我,才能夠讓孩子綻放的更加絢爛多彩。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只有這樣家長讓孩子的內心,才能讓孩子走得更加堅強長遠。

我們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看看每一年的高考狀元,也不都是坐在書桌前讀死書而取得的結果。他們往往都是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全面發展才能夠得到的結果。家長朋友們也不要過分的讓孩子專注於學習,暑假的時間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讓孩子感受一下外面的美好,才能夠讓孩子有動力繼續的坐在書桌前認真踏實的學習,這樣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結果,不是嗎?

以上是小編和家長朋友們一起分享的,關於「強迫式教育」對於我們孩子造成的各種危害。作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到: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孩子拒絕什麼,就去強迫他。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並且能夠用實際行動來理解孩子,讓孩子們勞逸結合,適當的放鬆,才能讓孩子更好的讀書。

我是李姥姥,歡迎您持續關注我的帳號,感謝點贊、轉發或收藏。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私信給我,每天都會有育兒的乾貨更新!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未經授權,嚴禁搬運,合作私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eslFGwBmyVoG_1Z52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