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南寧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玉林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 石鍚 攝
當代廣西網訊(記者 石鍚 實習生 黃志菱)2019年7月19日下午,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南寧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玉林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玉林市委書記黃海昆,玉林市市長韋韜,玉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丘德奎出席發布會並答記者問。
黃海昆介紹, 70年來,玉林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經濟由緩慢增長到高速增長,再到高質量增長轉變。經濟規模由1949年的1.03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600多億元,增長了1500多倍。財政總收入由1950年的0.0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71.3億元,增長了2493倍。多年來,玉林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在廣西第一方陣。2018年,玉林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960元、14984元,是2012年的1.53倍、2.06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居全區第5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連續3年居全區第1位。
玉林市在不斷擴大經濟總量的同時,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突出位置,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了以新型工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特色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新格局。玉林培育了玉柴機器、玉林製藥、三環陶瓷、南方食品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引進了正威、柳鋼、中滔等一批大型企業,廣西先進裝備製造城(玉林)、龍港新區玉林龍潭產業園、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產業園、玉林中醫藥健康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初具規模,機械製造、新材料、服裝皮革、大健康四大千億元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70年來,玉林市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迅速,是廣西重要的糧食、水果、禽畜生產基地,也是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桂圓之鄉、沙田柚之鄉、三黃雞之鄉、百香果之鄉和南方藥都。水稻品種選育水平在廣西前列,糧食單產水平常年位居廣西第一,以不到廣西5%的耕地面積生產了占廣西12%的糧食。農業產業化水平居全區前列,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1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002家、家庭農場1081家,數量均居全區前列,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33家,分別占廣西的1/8和1/4。
近年來,玉林市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南寧至玉林至深圳至香港和張家界至桂林至玉林至海口「一橫一縱」兩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項目正爭取納入國家新時代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5)和「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其中南深港高鐵南寧至玉林段(即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已於今年1月開工建設,項目未來將向東延伸至香港,將大幅縮短玉林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時空距離,玉林到深圳的時間將縮短為1.5小時左右,屆時玉林將成為廣西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成為廣西直通海南自貿區的重要節點和最便捷通道。玉林福綿機場將於明年一季度具備通航條件,實現玉林人在家門口就能坐上飛機的夢想。鐵山港東岸碼頭建設進展順利,2個10萬噸級碼頭泊位將於明年上半年建成開港,玉林將實現揚帆向海發展。
玉林市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大大激活了市場活力,民營經濟異軍突起,走在全區前列。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26.7萬戶,貢獻了54%的稅收、70%的固定資產投資、80%的地區生產總值、90%的城鎮勞動力就業、91%的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玉林還成功舉辦了12屆玉博會、10屆藥博會、7屆陶博會,成為廣西第二大會展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_DMGWwBmyVoG_1Z-s2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