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美國擴張史:從加拿大到墨西哥,試圖「解放」整個美洲

2019-10-11     鄉土

1783年,英美簽訂《巴黎條約》,這標誌著北美十三州正式取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聯邦政府建立,標誌著美國正式成為一個統一的獨立國家。剛剛獲得獨立的美國人自信心開始膨脹,他們將國民定名為「 America」,也就是「美洲」的意思。美國人自詡為美洲的解放者,他們試圖吞併整個美洲,建立世界最大的國家。當時美洲還沒有一個實力強大的主權國家,基本都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可以說,美國人「解放」整個美洲是既有正義的藉口——反殖民,又有較為現實的情況。

原本北美十三州僅有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的時候,英國就將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土地劃給了美國。這使得美國的國土面積增加到了230萬平方公里。1803 年,美國從拿破崙手中買走了北美中部的路易斯安那,又增加了8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的迅速擴張刺激了美國人的野心,他們不僅大規模向太平洋沿岸進發(西進運動),還盯上了英國控制的加拿大

美國領土擴張地圖

1810年,歐洲各國和拿破崙的爭霸戰爭陷入了僵持局面。這時候加拿大人口稀少,防禦鬆懈,整個加拿大只有5000正規軍。美國準備「解放」加拿大,1811年,美國眾議院的鷹派議員開始鼓動美國發動戰爭。美國著名總統托馬斯·傑斐遜狂妄地說道「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并,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1812年,美國國會正式向英國宣戰。

戰爭初期,美國迅速將軍隊從12000擴張到35000,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俘獲大量英國船隻。不過這些勝利都是暫時的,因為英國畢竟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1814年,拿破崙在萊比錫戰役中被擊敗,英國得以反擊美國。1814年8月,英國軍隊攻占了美國首都華盛頓,並且焚燒了總統府。入侵加拿大的失敗嚴重挫折了美國的計劃

托馬斯·傑斐遜

美國向北部擴張的計劃遭到失敗後,轉而向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擴張。1819年,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了佛羅里達。1821年,墨西哥從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下取得獨立,美國總統傑克遜便出價500萬美元購買德克薩斯遭到拒絕。1835年,德克薩斯獨立。1845年,美國直接吞併了德克薩斯州。此事引發了1846年的美墨戰爭,結果墨西哥慘敗,被迫將領土的一半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而這塊土地的面積為230萬平方公里。1848年,美國又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美墨邊境面積約7.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美國領土迅速擴張的時候,美國國內的野心主義又重新高漲起來。美國眾議員羅伯特·溫思羅普在國會提出:「我們的天定命運的權利是擴展到整個大陸」。《紐約日報》編輯直接說道:「如果墨西哥人民一致要求加入聯邦,則我們的邊界會擴展到比格蘭德河更遠的地方」。《民主評論》的文章更是將美國的人的野心表現得淋漓盡致:「人民占有領土是時代的偉大運動。只有北美大陸的每一英寸土地為美國公民所占有,才談得上奠定未來帝國的基礎。

但是美國在得到了墨西哥一半的土地後,就基本停止了向墨西哥的擴張。這是由於美國在分析了會帶來的後果後,主動放棄了擴張。如果美國繼續打擴張戰爭,美國軍隊將會陷入墨西哥游擊戰的泥潭,而且歐洲的強國可能隨時會幹預。美國放棄吞併墨西哥,這也代表著美國吞併美洲的計劃就基本宣告失敗了。

不過美國稱霸美洲的野心卻從未消失。在19世紀上半期,美國通過對拉丁美洲國家進行經濟滲透,使得拉丁美洲成為了美國的後花園。早在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就提出了所謂的「門羅主義」,他提出歐洲人不能干預美洲失誤,「美洲事務是美洲人事務」。19世紀80年代,隨著美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強國,美國對美洲的滲透空前加速了。1889年,美國主持召開了泛美會議,成立了「美洲各國商務局」。從此,泛美主義成為美國擴張的工具。

門羅

19世紀末期,美國成為了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美洲已經限制不了美國的野心。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擴張從陸地轉向海洋,從美洲轉向世界。就在該時期,美國海軍軍官馬漢提出了「海權論」。隨後美國發動了美西戰爭,得到了菲律賓;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將勢力伸向了亞太。不過,美洲依然是美國十分看重的「後花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YRyx20BMH2_cNUgSp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