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歲女童在大山里走失了40個小時」,僅是這個消息就足以駭人聽聞,況且還外加了很多兇險的前提:這個女童走失在荒野山谷,度過了兩個漫長的冬夜,積雪尚未消融,夜晚平均氣溫在零下10度以下,會有野狼出沒……
然而,40個小時後,孩子被民警抱在了懷中。經醫生檢查,孩子的身體並無大礙。
奇蹟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在這40個小時里發生了什麼?還有太多的疑問……
來,平安君帶你找答案
事發
「牧民家一個3歲的女孩在冬窩子走失了,家人在附近找了4個小時沒找到。剛打來電話求助!」2月28日23時36分,這個讓人心悸的電話,令新疆塔城地區托里縣公安局庫甫派出所民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當日15時許,庫甫鄉薩爾吾孜克村的牧民艾拜(化名)大嬸像往常一樣,帶著3歲孫女小拉拉(化名)在胡塔勒冬窩子區放羊。18時許,太陽漸漸西下,艾拜大嬸囑咐正在河邊玩耍的小拉拉不要離開,便轉身去聚攏羊群。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後,待她把羊群趕回羊圈再回身去找小孫女的時候,卻沒了孩子的身影。
艾拜大嬸慌張地四下尋找,沒找到,她又叫來家人沿著河流和附近草場、山谷找,可4個小時過去了,天更黑、夜更冷了,依然沒有找到孩子,他們決定報警。
電話打到拉巴邊境派出所,拉巴邊境派出所立即向失蹤女孩戶籍所在的庫甫派出所進行了通報。
才3歲的孩子啊!這個季節,托里山區的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氣候乾冷,晚上的氣溫在零下10度以下;這個時辰,山野里已經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山谷里有狼出沒、孩子沒吃沒喝……凶多吉少的現實把大家的心揪得生疼。
(視頻剪輯:張煒)
「調動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找到孩子!」庫甫派出所所長馬合蘇提·沙黑多拉立即將情況向托里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敬陽作了彙報。隨即,托里縣委、縣政府、政法委在第一時間形成搜救決議。熟知牧區情況的縣長托力肯·鐵力敢、縣人大主任阿依肯·阿斯拉汗和縣公安局副局長恰里哈爾·依曼哈孜組成的現場指揮小組立即投入到了布陣指揮的緊急狀態。由公安局、鄉、村和相關單位人員組成了28人的搜救隊緊急出動。
前行的路困難重重,拉巴邊境派出所民警要摸黑行走50公里的山路;庫甫派出所民警及縣、鄉、村和相關單位人員組成的搜救隊伍則要在夜幕下趕往190公里以外的事發地,其中有50公里的土路,車輛不能急速行駛。
搜救
待庫甫派出所所長馬合蘇提一行人一路夜奔趕到事發地時,已是29日凌晨3時。至此,小拉拉走失的時間已過去了8個小時。
3時許,伴著一聲聲呼喚和一道道光束,緊張的搜救工作開始了。指揮小組根據牧區複雜的地形和多數區域車輛無法行駛的特點,制定了搜救方案,將搜救人員分成騎馬、騎摩托車和徒步的三個行動小組,開啟了地毯式和拉網式的搜救模式。拉巴邊境派出所還拉來了50公斤汽油,為尋找孩子的摩托車加油。
「我們喊著、盯著、聽著,完全忘了寒冷,也顧不上腳下的坑坑窪窪,心裡就是期盼著能儘快找到孩子。說實話,我們的心情和自己丟了孩子一樣,一邊寄予希望,一邊又擔心、害怕,心突突地跳。」馬合蘇提說。
然而,天色已經蒙蒙亮,孩子依然無影無蹤。
隊員們心急如焚。時間多流逝一分,小拉拉生還的幾率就越小。
增援
因現場無通訊信號,指揮組與搜救隊組之間、搜救組與組之間一時處於「失聯」狀態。焦急萬分!
直到29日12時許,才互相取得了聯繫。所有傳回來的信息都令人失望:孩子沒有找到!
此時,小拉拉已經走失19個小時。
嚴峻的事實面前,迫切需要擴大搜救範圍、增加搜救力量,然而人力不足。人命關天,刻不容緩!坐鎮指揮的縣公安局局長張敬陽接到增援請求後立即決定:組織刑偵、巡控、邊境大隊20名公安人員攜帶專業搜救犬,急速驅車趕往現場增援搜救。
29日19時許,120多人的增援力量到位。
再搜救
新的搜救方案即刻出台:搜救人員圍繞周邊河道的冰層等危險區域進行尋找,在確保無遺漏的情況下,逐步向周邊延伸。搜救人員分別騎著摩托車、馬匹,或者步行擴大範圍進行尋找,百餘搜救人員人人間隔三五十米,每縱深5公里為一個網格,循序漸進。警犬「巴蒂」抵達現場後,訓導員採集了小拉拉衣物的嗅源,結合前期發現的足跡,立即投入追蹤。
3月1日凌晨2時許,「巴蒂」發現了小拉拉的足跡,並尋著足跡一直追到凌晨6時左右,直到「巴蒂」精疲力竭無力行走……
「巴蒂」給大家指出了一個搜救方向,隊員們沿著「巴蒂」給的方向再次布陣尋找。
呼喚聲、手電光束一次次滑過冰冷的夜空。
時間在分分秒秒地流逝,又一個漫長的黑夜「煎熬」著每一個搜救人員的身心。
累了,原地歇一會;餓了,啃幾口乾饢;渴了,喝口冰水吃把雪;隊員們有的臉部和耳朵凍傷了,有的腳上磨出了水泡和血泡、有的臉被野草樹枝刮傷……但搜救的腳步一刻未停。
(視頻剪輯:張煒)
奇蹟
3月1日清晨,太陽出來了。
搜救的隊員們又尋尋覓覓地走出了很遠。
「天!那草叢裡有個綠點,會不會是孩子?」12時35分,民警葉斯波力指著百米以外梭梭草叢中一個綠色物體驚喜地喊著。
聽到葉斯波力的喊聲,離他50米遠的馬合蘇提所長跌跌撞撞地向小綠點跑去。
「是啊!是孩子!」馬合蘇提喜極而泣地邊跑、邊喊……
穿著綠色小棉襖的小拉拉靜靜的坐在一堆草叢裡,全身正在瑟瑟發抖,一雙被凍得紅腫的小手緊緊握著一塊干饢,饑寒交迫的小拉拉已神情恍惚。在小拉拉身後的不遠處,有兩頭駱駝正在悠閒地吃乾草。
馬合蘇提生怕驚嚇到孩子,他蹲下身來輕聲叫著:「小拉拉……」
小拉拉無力地睜了睜眼睛,馬合蘇提的眼淚刷地流了出來,他心疼無比地將孩子攬進懷中。輕輕地對孩子說:「別害怕,我帶你回家找奶奶。」
馬合蘇提站起來,用沙啞的聲音大聲呼喊著:「找到了,孩子找到了!」
大家蜂擁而至,心疼、慶幸、欣慰、興奮的情感交織在一起,除了淚奔,還是淚奔。再苦、再累、再冷,都值了!
至此,走失了40個小時的小拉拉,終於回到了家人的懷抱。
後記
這就是40個小時里發生的一切。小拉拉的命是黨員幹部和人民警察用大愛和責任換回來的。
值得慶幸的是,經醫生檢查,小拉拉的手腳除了有輕微凍傷外,別無大礙,精神狀態在回歸家庭後也很快得到了恢復。
民警找到小拉拉時,曾用手機定位軟體確定她所在地與和奶奶失散地之間至少有23公里。
小拉拉告訴奶奶,那天她是追駱駝玩去了。
小拉拉自小隨奶奶在牧區生活,機靈而健壯,跟著放牧的牲畜長時間的行走是常態。奶奶有個習慣,每次帶她出門放牧的時候,都會抓一把酸奶疙瘩(自製奶酪)和幾塊饢放在她衣兜里。囑咐她,餓了就吃饢和奶疙瘩,睏了就靠近羊群和駱駝睡,那樣不冷。小拉拉記住了奶奶的話。
那天,其他牧民家幾頭散養的駱駝吸引了她。於是,她跟著駱駝走走停停,不知不覺走了很久。餓了就吃奶疙瘩和饢,天黑了就靠在駱駝邊睡。原來,是駱駝龐大的身軀為她遮風送暖,所以,她躲過了一次次危險,只是3歲的她全然不知。
小拉拉的奶奶說,等小拉拉懂事了,一定要讓她銘記恩情:她的命是警察叔叔撿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