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拿出科技成績單,兩個全市第一格外亮眼

2020-05-06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147家,同比增長69.9%,全市增速第一;首都科技條件平台順義工作站收集科技需求60項,協助14家企業申請首都科技創新券356.3萬元,在全市績效考核中排名第一。這是記者今天從順義區科委了解的信息。這張科技成績單,兩個第一格外引人關注。

曾經的順義區科技基礎相對薄弱。雖然產業基礎堅實,企業數量眾多,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卻非常有限。四五年前,該區高新企業只有268家,僅占全市的2.2%。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稀缺,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暢,創新生態環境亟待優化提升。

然而各方迫切「需求」,卻需要順義區跑出加速度。順義區科委主任金泰希說,近年來,順義區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很大。就是在這樣的形勢和矛盾下,順義的科技創新工作開始重新布局」。

欲引金鳳凰,先栽梧桐樹。近年,順義區針對中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重要節點出台了《首都科技條件平台順義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順義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和《順義區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細則》等政策,激勵企業科技創新,開展產學研合作,引進優秀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了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類科技政策,順義區科委乾脆走進企業、聯合屬地,月月有宣講,定期舉辦專項培訓,不斷加大科技新政宣傳力度。

對科技企業的精準服務也陸續開展。順義區科委充分利用首都科技條件平台順義工作站的科技資源和創新券政策,幫助企業對接高校院所的專家團隊、技術成果、實驗設備等資源,同時通過發放創新券最大限度降低企業創新成本。舉個例子,順義企業北京眾繪虛擬現實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有一項「基於CT圖像的種植牙方案設計軟體研發項目」,順義科委工作人員介紹,這個項目可有效解決口腔種植手術中牙槽骨骨量及形態不可直接觀察獲得的問題,幫助醫生更好的選擇種植體,降低因對槽骨認識不足而造成的手術風險,預期經濟效益1千萬元。所以非常值得扶持。幾經努力,順義區科委不僅為它找來了北京師大合創科技平台運營有限公司當外腦,而且幫其申請到34.2萬元創新券。

這只是一個縮影,一個產學研順暢的「流水線」在順義區逐漸形成。目前,順義區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空天研究院和首都醫科大學6家高校院所簽署了共建協議。一方面通過徵集項目的方式,圍繞順義主導產業,篩選優質的科技成果進行支持,提前簽訂入區意向。另一方面,定期組織高校院所與區內科技企業對接,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成功促成電王精密電器(北京)有限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啟動產學研合作。

順義區科委還啟動了「科技企業行」活動,一把手帶隊,歷時3年深入近300家企業調研,現場「接訴即辦」。 同時,該區還新建了「順義主導產業創新成果科技體驗中心」,通過圖片、音頻、視頻、實物等方式,展示推介順義的創新成果。

「順義正在步入科技創新的春天。雖然仍處在疫情防控期間,但是科技發展加速跑的狀態今年依然將延續。」金泰希說,今年正在積極探索應用場景建設工作,希望為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建立快速通道,激發科技企業的創新熱情。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張航

編輯 匡峰

流程編輯 劉偉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n-By7XEBnkjnB-0z2A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