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百廢待興;
2019年,成就滿滿。
70年滄海桑田,
新中國發生巨大變化。
感受新中國70年壯麗變遷
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經歷70年艱苦奮鬥,中國人民砥礪奮進,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錦繡畫卷。
70年前,百姓生活艱苦,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如今,天天穿新衣、季季趕時髦,穿著更是人們彰顯個性的一種方式。
民以食為天,1949年中國剛剛結束戰亂,物質匱乏糧食短缺。那時百姓日常飲食多為雜糧粗面,如今,飲食品類豐富多樣,綠色健康和營養均衡成為國民新的飲食追求。
溫飽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億萬農民的辛勤勞作。70年前,農業生產力低下,經過70年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大大解放了生產力,高科技的應用助力糧食產量不斷提升,由1952年的每畝88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每畝375公斤。
70年滄海桑田,人民群眾對於「住」的變化更是感受頗深。曾幾何時,許多人還住在土牆瓦面的土坯房裡。70年間,舊城改造,新城崛起。住房不僅成為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更成為承載希望的港灣。
70年來,交通方式也發生巨大變化。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公路里程僅8.1萬公里,沒有一條高速公路,百姓出門基本靠腿。如今,飛機翱翔蔚藍天空;高鐵縱橫神州大地、巨輪遨遊五湖四海……人們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以前,拍發電報惜字如金,郵政送信翻山越嶺,一紙書信,見證紙短情長的感動。70年間,通信技術突飛猛進,通信方式日新月異,簡訊、視頻通話、社交軟體推陳出新,70年變得是溝通方式,不變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通訊技術突飛猛進,傳媒方式也緊跟變革。曾經,村口電線桿上的廣播大喇叭,是大部分人重要信息來源,後來隨著電視、電腦信息載體的普及,圖片、音樂、視頻、VR豐富的傳媒形式進入大眾視野。5G技術的應用將催生一批新的媒介形態,給信息傳播提供更多可能。
曾幾何時,嫦娥奔月的傳說,只存在奶奶給孫子講的故事裡。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也走過63年,東方紅響徹太空、神舟載人飛天,航空航天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悟空、嫦娥、玉兔這些神話里耳熟能詳的形象化身火箭或探測器,帶著中國人民的飛天夢探索太空。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做後盾。70年前,解放軍靠著小米加步槍,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敵。70年後,新中國軍隊海陸空一體化的攻防體系,創造一個又一個傳奇。
新中國風華正茂、朝氣蓬勃,中華兒女在今後的新征程上必將創造出更大奇蹟。祝福偉大的新中國生日快樂!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