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逛超市連購物袋都要順幾個回家!孩子媽媽:今後孩子我自己帶

2019-04-30     曦曦媽說教育

01

閨蜜的女兒今年3歲,從孩子11個月斷奶後,就一直跟著爺爺奶奶在區縣生活,而閨蜜和孩子的爸爸則在重慶主城上班。

閨蜜說,很早以前,她就發現孩子的奶奶有點喜歡貪小便宜。儘管孩子的所有開銷自己支付,另外還會給爺爺奶奶部分經濟補償,但是每次閨蜜回家帶孩子逛超市的時候,孩子奶奶都一個勁兒的往購物車裡放東西。

一會兒說家裡洗衣液沒有了,一會兒說肥皂沒有了,一會兒說洗髮露沒有了,一會兒說沐浴露要用完了,一會兒說家裡的抽紙沒幾包了,一會兒說自己衛生巾用完了……可等到準備去結帳的時候,她就一邊抱起孩子,一邊告訴閨蜜「哎呀,我忘記帶錢包了」。同一個藉口,她用了無數次,閨蜜想著都是一家人,懶得去計較這些,忍忍就過了。

好幾次,因為帶孩子出去玩,下午回家就有點兒晚了,所以閨蜜和孩子的爸爸決定帶一家大小在外面的餐館吃飯。而每一次,孩子的奶奶都說:「在外面根本吃不飽,還不如回去下一碗麵條吃。」「我反正不餓,你們很餓嗎?非要在外面吃什麼?又貴又不好吃。」閨蜜說,剛開始她以為是孩子奶奶節約,後來才發現其實是怕孩子爺爺給了飯錢。

02

清明節休假,閨蜜帶著孩子去買小皮鞋,奶奶以及孩子的叔叔、叔叔的女朋友都一路的。剛走進店面,閨蜜還沒還得及選鞋子,孩子奶奶就開始去跟售貨員套近乎:「上次在你們店裡給孩子買的鞋子,你們說沒有襪子送了,都沒有送我們襪子,這次要多送一雙哦!」

售貨員很和善,笑嘻嘻的回到:「可以,你們先選鞋子吧!」閨蜜說其實上次買鞋子,售貨員也送了襪子的,只不過是孩子奶奶隨便找個藉口,想再多要一雙罷了。

在孩子選了好了一雙鞋子後,閨蜜正在付款,孩子奶奶說:「送的兩雙襪子呢?給我拿來吧!」售貨員回答道:「阿姨,我馬上給你裝。」當售貨員把贈送的兩雙襪子遞到孩子奶奶手上時,孩子奶奶接著說:「哎呀,反正送的不要錢,你再多送一雙。我們都算是老顧客了,多送一雙你又不會虧什麼……」

售貨員有些難為情,但還是經受不住孩子奶奶的嘴皮子,答應再給一雙。當閨蜜給孩子換上新鞋子,準備離開的時候,孩子奶奶再次向售貨員發出提問:「哎呀,妹子,再多送一雙嘛。」孩子叔叔那未過門的媳婦,和閨蜜相視一笑,孩子的叔叔無奈的搖頭,售貨員也驚呆了,一時間竟然語塞不知如何回答。

03

閨蜜說以上都不算什麼,更要命的是,孩子奶奶最近這段時間,逛超市時的囂張表現,簡直讓人大跌眼鏡!

閨蜜說,上周六休息,她回了一趟老家。孩子喜歡吃蝦子,她準備帶孩子去買,孩子奶奶以散步鍛鍊身體為由,也跟著她們一起去了超市。走進超市,孩子奶奶就去擱置薯片的購物架上拿了一包薯片,根本不經思考就撕壞了,大張旗鼓的拿給孩子吃。

閨蜜告訴孩子奶奶:「超市裡面的東西,不能這樣隨意拿著吃,等結完帳再吃又不會耽擱太久。」孩子奶奶一邊嘴上回應「可以」,一邊不住的往孩子嘴裡塞薯片。閨蜜有些生氣,對孩子的奶奶說:「別給孩子吃了,放購物車裡,我等會付錢後再吃。」孩子聽見閨蜜這樣說,也不敢再吃奶奶喂的薯片了。

閨蜜推著孩子去買蝦子的時候,孩子奶奶不見了。閨蜜以為她又去選其他她需要的物品去了,結果發現孩子奶奶躲在角落裡拚命的撕超市的購物袋,並且不停的往自己皮包裡面塞。

閨蜜很頭疼,她問孩子奶奶:「媽,你在幹嘛?超市裡面有一個部門叫防損部,你知道嗎?就是超市裡的工作人員,穿著便裝假裝是顧客在買東西,其實就是在四處張望,看有沒有偷盜行為。再說了,你抬頭看看,到處都是監控器,你貪這點小便宜幹什麼?你要這個口袋裝什麼?我回頭網上給你買行不行?」

孩子奶奶嘴犟,死活不肯把皮包裡面的袋子拿出來。在去結帳的路上,閨蜜清點自己購買的物品,發現剛才奶奶給孩子吃的那包薯片不見了,閨蜜問孩子薯片呢?孩子說奶奶拿去藏在有一個貨架後面了,還叫我不要告訴你。

在閨蜜的再三追問下,孩子奶奶帶她找到了那個已經被孩子吃去大半的薯片。結完帳回到家,孩子奶奶非常嘚瑟的拿出自己的「戰利品」進行炫耀:「你看我今天撕了三十幾個,這個袋子質量可以,裝點小東西特別合適。」

閨蜜再也忍不住了,告訴孩子奶奶:「我明天去給孩子把學校剩下的費用退了,我明天帶她去重慶上學了。」

聽完閨蜜的訴說,我不禁覺得閨蜜的選擇是非常棒的。在孩子似懂非懂的年紀,他們根本不能明辨是非,都是依靠家長的一舉一動來進行模仿和學習的。如果作為父母或者長輩的我們,不能有效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那必定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從而讓孩子患上不良習慣,有的甚至因此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在孩子面前,三思而後行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tm0N2wB8g2yegNDbE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