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吃早餐在學校吃麵包,被老師罰明天帶40份,寶媽:憑啥?

2020-08-13     育兒小香

原標題:孩子沒吃早餐在學校吃麵包,被老師罰明天帶40份,寶媽:憑啥?

前些日子看過一篇文章,文章博主說,他的孩子有一回早上沒吃早飯,於是拿了麵包去學校吃,那人沒想到的是,老師對此進行指責,並罰他第二天拿夠全班人份的麵包,40份麵包雖然不是什麼大數目,但是讓人匪夷所思。

孩子沒吃早飯,吃個麵包又不是在課堂上吃,為什麼還要懲罰呢?

我對此也,摸不著頭腦,但是後來我看到底下評論又家長說有很多學校不讓孩子在學校吃東西,如果發現了,就會有所懲罰。

很多家長對此表示理解,學校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不能隨意打破,但是還是有的,家長覺得這種懲罰方式令人不能理解,為什麼要給全班每人買一份?這樣性質就變了。

大家對此各有看法

有家長還是覺得這種規章制度還是有必要的,早上不吃早飯,對孩子身體不好,學校不讓孩子在學校吃早飯,同時可以側面,推動孩子在家吃早飯。

但是很多家長覺得這種規章制度太過不人性化,但是如果孩子真的沒有時間吃早飯,在學校還不讓吃,就會一上午在學校空著肚子學習,這樣對身體是很不好的,尤其是對小孩子而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況且這種方法其實並非懲罰孩子,而是變相懲罰家長40多分,麵包給到的不是孩子教訓,卻又破了家長的財不是每個人的家裡都有礦呀!

規矩制定下來就要遵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你有了這樣的規矩,但是因個別家長的想法而不去執行,那規矩擺著又有何意義?

如果有一點不滿,就要去反應,就要去破壞它,那帶給孩子的或許就是不遵守規則。這樣遵守學校的規則,有助於幫助孩子養成遵守規則,尊重規則的好品質。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懲罰方法還是會增加老師和家長的矛盾,老師是懲罰的發出者,家長是懲罰的接受者,就像有的家長說的,又不是家裡有礦,孩子也沒做錯什麼,怎麼能經得住這樣罰?

事實上,老師和家長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能化解這種矛盾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如果像牛角包時間去反抗,只會逐步的激化矛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不遵守將變成惡性事件

就像有的家長說,或許老師和孩子家長都沒有錯,但是也一定要去執行,今天寬容了,這個孩子帶麵包,明天那個孩子又帶學校吃的,後天又有孩子帶學校吃的,難道老師都要去寬容嗎?

其實老師可以用更溫和的方式讓孩子「聽話」

看上去老師只有這種鐵面無私的方法才能管理孩子,但事實上,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用更溫柔,更溫和的方法,讓孩子明白規矩的道理。

或許老師和家長都覺得孩子不會乖乖聽話,但事實上孩子是聽的,只是你的要求,他願不願意去遵守的問題。

小孩子是「吃軟怕硬」的動物,你越是去苛責他,他就越會生出反叛心理。倒不如順著性子,以柔克剛。

在長遠來說,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你不是當事人,所以並不知為何孩子無理取鬧,孩子知道了,你了解他心中所想,就相當於走進了她的心扉,他也自然就會更聽你的話了。

有的老師抱怨家長們太小題大做,明明很小的事情,卻要鬧大;家長們抱怨老師只認賺錢,不對孩子負責。其實這樣的老師和家長都是很小的一部分,看人,往往接觸多了,也就能了解了。

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家校雙方老師和父母能夠共同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趣事,

以及我作為過來人的一些經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r3E6XMBURTf-Dn5Xp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