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吉里巴斯,為了爭奪這裡,美國付出近2000人陣亡的代價

2019-09-29     春秋史館

吉里巴斯斷交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在哪裡,如果不是斷交事件,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島國,美日在二戰期間為了爭奪這裡付出了數千人陣亡的慘重代價。

吉里巴斯是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由大大小小33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只有811平方公里,面積雖小,卻是溝通南北太平洋的必經之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占領了這裡,在吉爾伯特群島上修建了大量永久工事,以及一個飛機場,作為聯合艦隊航空兵的中轉基地。中途島海戰後,美軍拉開了反攻序幕,調集大批兵力從南向被進攻,吉爾伯特群島是美軍攻取的第一個目標,具體攻擊目標是塔拉瓦島、阿貝馬馬島和馬金島。

日軍在塔拉瓦島採取了灘頭防守策略,在海灘上布置了大量障礙物、鐵絲網和柵欄,火力點用混凝土和鋼板加固,外面用椰子樹和珊瑚沙覆蓋,能抵禦406㎜口徑重炮的直接轟擊,全島工事經過15個月施工,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全島共有4600人防守,因此日軍指揮官誇口,「一百萬人攻打一百年也打不下來」。

在此之前,美軍從未有過登島作戰經驗,於是選取了防禦較為薄弱的馬金島開刀。儘管美軍投入了9倍於敵的兵力,又有海空力量支援,仍然花了三天時間才攻下,付出近900人傷亡的代價。攻取塔拉瓦島的作戰行動更為慘烈,美軍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艦炮覆蓋,發射了3000多發大口徑炮彈,島上每平方米都承受了一噸炮彈的轟擊。即便如此,美軍仍然攻打了整整四天,付出了死傷三千人的代價,才全殲島上守軍。

兩次作戰中,美軍陣亡近兩千人,日軍守軍六千餘人被全殲,慘烈無比。不過,美軍也通過這場戰役積累了大量登島作戰的經驗,美軍指揮官向尼米茲提交了《塔拉瓦的教訓》的報告,總結了一系列經驗和教訓。通過塔瓦拉島戰役,美軍總結出了著名的「蛙跳戰術」,在後續的登島作戰中奏效,因此吉里巴斯被稱為「勝利的搖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ik0k20BMH2_cNUgre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