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舉行的第31次市長諮詢會議上,許多國際企業家作為上海的「高參」,發表了諸多真知灼見。
昨天下午,上海市市長應勇、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主席麥可·狄克曼等出席新聞發布會,圍繞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垃圾分類成效等熱點問題,上海市市長應勇一一作出回應。
臨港新片區運行順利
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新進展,應勇說,設立新片區,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延續和發展,但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大、政策平移,而是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的力度推進全方位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進行更大的風險壓力測試。從經濟形態來說,要建設一個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從城市形態來說,要打造現代化的新城。
臨港新片區特殊在哪裡?核心是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與制度,可以概括為「6+2」。
「6」就是在特殊經濟功能區里實行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和信息的快捷聯通。
「2」就是兩項制度: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和全面風險管理制度。
圍繞「6+2」形成一些特殊政策制度安排,比如我們還要建立特殊綜合保稅區,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支持臨港新片區的50條特殊支持政策等。
臨港新片區掛牌兩個月以來運行順利。新註冊企業1329家,集中簽約了62個項目,涉及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260億元。還與16家重要的金融機構、上海國有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推進新片區的建設,力爭儘快取得有顯示度、有影響力的實際成效。
進博會參展水平超過首屆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在即。應勇介紹,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舉辦時間仍然為11月5日至10日,內容仍然是國家展、企業展和虹橋論壇「三位一體」。
- 目前有64個國家將參加國家展,其中15個國家為主賓國;
- 企業展的展出規模從去年的27萬平方米增加到3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的數量和質量都明顯超過第一屆;
- 「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將更名為「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其合作單位在世貿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的基礎上,今年還將增加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國際貿易中心等國際組織。
「我們將按照習近平主席對進博會提出的『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的要求,聚焦『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層次更高、成效更好』,繼續以一流的城市環境和一流的服務保障,確保第二屆進博會圓滿成功。」
應勇說,上海作為進博會的舉辦城市,同樣也要注重進博會的溢出帶動效應。首屆進博會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為了進一步放大溢出帶動效應,上海市制定了7方面50條舉措,正在推動落實。我們要加快建設虹橋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等功能性平台,把上海打造成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進博會期間,我們還將舉辦上海城市推介活動。進博會後,國家展將向公眾延展8天,以滿足廣大市民的觀展願望。
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
作為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如何進一步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應勇回答說,上海按照國家《規劃綱要》確定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任務,將著重加快三個重點區域建設,第一個是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第二個重點區域,就是要在上海的青浦、江蘇的吳江、浙江的嘉善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這個示範區要加快走出一條生態與發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的新路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索經驗和提供示範。
第三個重點區域虹橋商務區,虹橋商務區在國家的《規劃綱要》中有一個新的定位,就是要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圍繞這樣的新定位,上海正在研究制訂一系列政策措施,概括起來就是兩個方面:一是按照新定位制定了實施方案,二是加快編制虹橋商務區規劃。我們要通過加快集聚一批功能性的平台和高能級的貿易主體,來加快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使之成為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聯通國際的開放樞紐。
2022年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目前上海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近4個月了,成效如何?
應勇說,垃圾分類工作的效果超過預期。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的體系初步建立,全市居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從去年底的15%,提高到今年9月份的80%。
到9月底,全市每天分出可回收物比去年底增長5倍,分出濕垃圾比去年底增長130%,分出干垃圾比去年底減少26%,分出有害垃圾比去年增長5倍,這個數字的變化也說明了上海在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取得了初步效果。從中端來說,現在已經初步建立了全面全程分類收運。從末端來說,由於前端分類達標率的提升,干垃圾焚燒的熱值提高了14.3%,現在全市每天的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量為1.7萬噸,比2017年底提高了41.7%,而填埋的比例下降到30%以下。
「加快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和功能化利用設施的建設,這在上海當下遠比多建幾幢樓來得重要。我們要加快資源化利用末端設施建設,目標就是到2022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這裡我要為上海市民點贊,向上海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有信心完成經濟增長目標
在當前國際經濟下滑、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上海有沒有感受到外商投資方面的壓力,有沒有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加大引資力度?
應勇回答說,今年以來,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符合預期,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發展態勢。我們堅持集中精力抓經濟,心無旁騖促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穩增長放在突出位置,努力用穩增長的硬任務落實好促發展的硬道理,用自身發展的確定性來有效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有效應對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今年以來,上海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的好勢頭,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長6%。與此同時,工業投資、利用外資都繼續保持好的增長勢頭。今年以來工業投資的增長在去年增長17.7%的基礎上又增長了16.3%,連續18個月保持兩位數的投資增長。去年,新設外資企業項目、合同利用外資、實到外資都同步實現增長,今年1-9月份仍然保持了「三個同步增長」,分別增長了40.2%,8.9%和13%。
「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如何不確定,我們穩增長的目標不變,我們自身發展的確定性不變。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們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圖文來源:金海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