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員工感慨:刑不上大夫趨勢明顯,以史為鑑,別寒了員工的心

2020-01-15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前言: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網際網路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華為員工的「慣例」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華為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華為。

進入倒計時了,趁著還能上心聲慣例留個紀念吧。首先申明:本人只是一個基層員工而已,用不著猜我是誰,我也沒有什麼價值信息。

首先作為一位基礎員工,以自己的性格,在我內心深處比HL還HL,多年來在心聲一直是看得多說的少,溝通之後當時的感覺就是終於有機會敢痛快地「吐槽」一次,但最後勸說自己,還是別說具體的吧,當前看到的問題、現象都不過是公司前進道路上的幾個坑窪而已。那就隨意扯幾句吧,你們要是覺得我說的對,那就謝謝,覺得說的不對,就當是慣例人慣例留下的爪印,大家文明聊天。

扯點虛的。公司的確很偉大,估計也就老闆是為數不多幾個將公司視為事業的人之一,其它絕大多中基層主管都是一個傳話筒角色,都是來掙錢養家餬口的。對基層員工來說,看的是按勞分配,看得見的是中基層主管,看到的是指手畫腳比幹活的拿得多,覺得這是問題,有點意見和不滿也是正常,請公司理解;但對於高層來說,看的是公司戰略目標執行落實情況,傳話筒就是最佳選擇,至於是誰來做這個傳話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公司戰略執行下去。從這點來說,公司內部其實沒有絕對的矛盾,有的只是大家關注點不同而已。

要說公司有內部矛盾,說大了其實也就是社會矛盾。高昂的房價和生活成本把人壓的喘不過氣來,因此對拿著相對高那麼一點點收入的華為基層員工來說,誰也都不想失去這一切。但公司畢竟是公司,要發展、要生存,一邊是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另一邊員工年齡一年年的增加,所謂的戰鬥力在下降,家庭時間占比提升等等,因此矛盾必將存在、爆發,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公司所做的一切,年輕化、低成本支出是未來的方向。看明白了這一切,離開時就不要抒發「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感想,開開心心的來,開開心心的走,這世界不是誰也離不開誰。

扯遠了,回到當下。明白了上述這些,所以在公司工作,心態一定很重要,始終要明白這裡不是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來這裡是為了掙錢養家餬口,所謂的情操、兄弟情義等等,那不過是其中一方為了獲得更大利益而採用的手段藉口而已。要麼用自己的情商去做個傳話筒,要麼用自己的智商去提高勞動效率,少加點班,切切實實提高個人能力才是硬道理,不要做只適合於某個企業的人才,否則離開了這個平台,那才是真的「平庸」。

既然是掙錢,就應該懂得商場如戰場,一定要記住公司前輩總結的三字經:狠、忍、滾;同時還要記住一句古話「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掌聲和利益永遠屬於帶錢回公司的人,沒有人記得你給公司省了多少錢(打項目時,強調團隊作戰的口號喊得比什麼都響亮,分利益時恨不得說都是自己一個人的功勞)。除非你能接受當前的現狀,否則不要在後勤、平台、業務支持等支撐類崗位,至於說為什麼,只有經歷過了才會有這麼疼的領悟。

回顧歷史,一個用法律和制度不能解決問題的國家,最後都是倒在農民起義或武裝戰爭中,再看公司,流程制度應該說是相當的完善,可是很多細節問題還是要靠員工在心聲論壇上發帖(姑且稱現代版的「農民暴力」吧)來曝光推動改進,靠老闆個人魅力來解決,制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且刑不上大夫趨勢越來越明顯,實在是讓人擔憂,也真心希望領導們能以史為鑑,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馬克思主義哲學說過:「人才資源是第一次資源」,別寒了廣大員工的心。

最後,不管怎麼說,還是祝願公司越來越好,感謝老闆給了我們一個掙柴米油鹽生活費的平台。除了老闆之外,對其它任何人都談不上感謝,因為自己所得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勞動付出應該所得,沒跪舔過任何一個人,心安理得。

即將再見了,同事們(趁著還在,喊一聲同事)!祝你們在這裡開開心心工作,報酬可以少點,但健康不能沒有。看清形勢,面對現實(時代需要HL式同事,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本錢和勇氣),當有一天離開時,別難過,別悲觀。借用李亞鵬跟王菲分手時說過的一句話:「我想要的是一個家,而你卻是一個傳奇」,就此別過,彼此安好,別因為被「平庸」而丟失自我。

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_4VsG8BUQOea5OwVb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