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松縣仙人橋鎮黃家崴子村:追尋紅色的印記,打造田園綜合體產業

2020-04-30   吉報調查

近年來,撫松縣黃家崴子搶抓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機遇,全力實施「二五十百千」工程,打出農旅和文旅高度融合的組合拳,全面打造「四時五彩」的吉林樣板式田園綜合體產業格局。

黃家崴子村位於仙人橋鎮東北部,距縣城僅22.5公里,幅員面積24平方公里,共有村民110戶,320人,因通白列車在村停靠1分鐘,也被親切的稱為「1分鐘小站」。該村先後獲得「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森林鄉村」等榮譽稱號,連續12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先進村。村黨支部書記柏連福201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聚焦生態宜居,構築農旅基石

投入2697萬元打造全省最美「四好」農村路,完成村主副街道綠化亮工程,對全村房屋進行統一化改造升級,完成水源地保護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等設施建設,建立環衛長效保潔制度,實行農村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處理」的清理模式,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立足產業致富,打造特色品牌

大力發展棚膜經濟,全村溫室大棚137座,其中高標準半地下式日光溫室大棚37座,產出的綠色無污染的「黃家崴子」牌瓜果蔬菜和雜糧暢銷撫松各大農貿市場,粘火勺等產品被央視《生財有道》節目多次報道,聲名遠揚。

以食用菌種植、冰葡萄種植和百年燒酒廠等項目為代表的集體產業迅猛發展,讓全體村民感受到村集體惠民紅利。目前,食用菌種植、冰葡萄基地等村集體項目經營收入10萬以上。

點亮紅色印記,奏響文旅強音

撫松縣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就坐落於此,擁有黨員理想信念展館、抗聯文化廣場、紅色休閒廣場、抗聯路、密營地、特色民宿等完善配套設施。被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和省公務員局聯合評定為「全省首批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自開放以來,累計承辦各級黨員幹部培訓200餘場,10000餘人次,接待省內外參觀、旅遊40000餘人次,日接待量最高達500餘人次。

黃家崴子的紅色特色資源名揚省外,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各地的青少年學生來此參觀學習。黃家崴子村已河南的新鄉學院、山東的泰山學院、重慶醫科大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成功與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對接簽訂鄉村振興主題合作協議,對紅色基地建設、農業產業化升級、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進行全面提檔升級。

豐富產業業態,呈現田園之美

黃家崴子通過深度挖掘紅色資源、還原民俗文化、生產及製造業融合等方式,全力打造一個融「山水觀光、紅色旅遊、民俗風情、生態養生、休閒農業、文化創意」於一體的吉林樣板式田園綜合體。現完成投資300萬元建築面積1189㎡的朝鮮族民宿接待中心,總投資3368萬元的紅色旅遊研學基地、總投資3.5億元的麥飯石水廠旅遊度假區快速推進。

現如今,到黃家崴子不再是看一迴風景、拍一張照片、吃一頓飯,而是從城市到農村、從鬧市到山間、從「觀光游」到「度假游」、從「住一夜」到「玩一周」遞進式的全域深度體驗。這種農旅和文旅高度融合的模式不僅是聯動一二三產業的紐帶,更是推動農村走向「處處是風景、行行融旅遊、時時可休閒」的全域旅遊願景。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寶

編輯: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