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拍攝習慣你有嗎 淺談攝影里的不良習慣 改掉這些讓拍攝更完美

2020-06-28     一萱攝影

原標題:這些拍攝習慣你有嗎 淺談攝影里的不良習慣 改掉這些讓拍攝更完美

現在隨著手機拍照功能的強大,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拍攝,有的人為了追求能拍攝出更好的畫質,慢慢的走上了攝影之路,由於大部分都是自學攝影,沒有系統學習,因此往往就會在學習中出現一些不好的拍攝習慣,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方面的一些問題。

一、拒絕在不理想的環境里拍攝

我們知道,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沒有光,攝影也就失去了意義。在我們掌握了一些拍攝技術後,也拍攝出了一些不錯的照片,知道了一天之中什麼時候的光效最好,什麼時候的光效不夠理想,久而久之,就會讓我們不自覺的認為,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選在一天中的那幾個時間段去拍攝,其他的時間段就可以不用去理會,這對於一些只是想了解攝影是怎麼回事的人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對於想要不斷提高自己拍攝水平的人來說,這是讓你相機慢慢進入吃灰行列的第一步。

因為一天之中讓你很滿意的光線時間是極短暫的,就比如拍攝夕陽,從太陽下山到天黑,真正能拍攝出夕陽效果的,估計就是20-30分鐘左右,而且這種天氣還不是每天都有,試想一下,這樣的練習對攝影技術的提高有多大用處呢?時間一久,就會讓你對攝影失去興趣。雖然說大量的拍攝不一定能提高你的拍攝技術,但是如果不拍攝,那你的拍攝技術100%不能提高。

針對這一點,我們的建議是,只要想拍攝,就拿起你的相機,制定拍攝計劃,能碰上最好的光效拍攝時間更好,沒有理想的光效,也要氣定神閒的拍出屬於那個時段不一樣的照片來。只有在各種環境里都拍攝過,才能拓展我們的拍攝視野,可拍攝的題材也會越來越多,就不會碰上想要去拍攝,而不知道拍什麼的窘境。

二、拍攝的照片不夠多

關於這一點,我想大家都有在各種攝影論壇上聽說過類似這樣一句話,那就是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攝影師,你至少要拍足4萬張照片。這裡說的就是要我們儘量多的去拍攝,但是這個拍攝並不是讓你不加思索的亂拍一氣,而是要有計劃,有目的去拍攝,具體到每個拍攝題材上來說,在不會給拍攝後選片造成太大負擔的前提下,同一個角度或者不同角度可以多拍幾張,特別是在場景里有變動的因素存在,比如拍攝人像時,人物表情的變化,有時候往往不是一兩張就能夠拍攝好的。

三、隨便刪除相機內才拍攝好的照片

這個習慣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因為前期對相機性能不了解,拍出來大部分照片可能都是不合格,於是就想到一刪了事。時間久了,就養成了總是在相機上刪除不想要的照片,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的攝影總的來說,其實是包括了前期拍攝與後期處理,很多時候,拍攝出來的照片當時確實看不出好來,但是,很多照片在電腦上放大,再加上合適的後期處理,卻能得到很不錯的效果。一張照片是不是廢片,單單通過觀看相機上小小的螢幕是很難判定的。這一點我想有一定拍攝經驗的拍攝者深有體會。所以說,拍攝完成後,不要直接在相機上直接刪除照片,回去後,導入電腦觀看後再做定奪。

四、通過觀看相機螢幕來拍攝

這一點對於單眼相機來說,機內由於有反光鏡,相對來說要好一點,而對於現在的微單相機來說,所見即所得,由於沒有了反光鏡,通常可以直接通過觀察相機螢幕來拍攝。這讓很多初學者覺得這樣方便不少,再也不用必須通過相機取景器來觀察拍攝畫面了。其實這裡我想和大家說的是,拍攝時請端起你的相機,通過取景器來取景拍攝。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第一點就是一旦我們端起相機通過取景器來取景,那映入眼帘的是整個拍攝畫面,沒有其他無關環境因素的影響,可以使我們更專注於拍攝。另一個好處就是當手持拍攝時,通過取景器取景,靠近臉部,使相機多了一個支點,拍攝時比只用雙手持更穩定。通過取景器取景拍攝,還可以避免我們拍攝一張觀看一張,這樣會影響我們的拍攝節奏。就好比一個樂隊演奏一首曲子一樣,你不可能演奏完一段就停下來,問問大家演奏的好不好,然後再接著演奏。

五、拍攝完成後不及時導出所拍照片

很多時候,我們在前期拍攝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好不容易把一個主題的照片全部拍攝完成,感覺大功告成了,就讓照片躺在存儲卡里。可有時候就因為這一步沒有做好,照片誤刪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照片遺失,就會讓你的前期拍攝全部付之東流。所以,照片拍攝完成後,儘快導出你的照片備份,不要拖延。前期那麼大的精力都付出了,還在乎照片導出備份這最後一步嗎?

好了,今天說的這幾點都是我們在平時拍攝時注意不到,比較容易忽視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對比自己的情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以後的學習中能拍出更好的照片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GI2-nIBiuFnsJQV4l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