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表妹帶孩子來我們家吃飯,飯間聊起孩子添加輔食的問題。表妹說,寶寶現在快八個月了,添加輔食也快有兩個月了。本來以為給寶寶添加輔食後,營養更充足,應該長得比較快才對,但這兩個月,寶寶體重反而增長緩慢。
我問她每天的喂養情況,她說:「寶寶添加輔食後,胃口挺好,一次能吃小半碗,一天吃三次輔食。也許太愛吃輔食了,現在不怎麼愛吃奶了,只是睡覺時喝幾口。」
我告訴她,寶寶添加輔食後,體重增長緩慢,這是由於寶寶營養不良和消化不良導致的。寶寶在添加輔食之初,一天的喝奶次數與喝奶量要保持不變,這樣才能從奶中攝取不足的營養。如果因添加輔食而減少了奶的攝入量,寶寶會因主要營養攝取不足而生長放緩。
那麼,不同月齡的寶寶如何科學安排喝奶量和輔食次數呢?
根據兒科著名崔玉濤醫生在《崔玉濤談自然養育 輔食添加的學問》書中介紹,6個月的寶寶還是以母為主,每天可以添加一次輔食。7~9個月寶寶,每天添加輔食可以增加到3次,但母乳和配方奶粉要保持在每天600~800毫升。10~12個月寶寶,每天可以添加3次輔食,奶量依然要保證每天600~800毫升。
爸爸媽媽需要注意,在寶寶一歲前,還是以喝奶為主,不能只給寶寶喂輔食或以輔食為主,那樣寶寶營養會不全面。
表妹了聽了以上的解釋後,她說還想沒有想到,寶寶添加輔食還有這麼多學問。她擔心地問,寶寶添加輔食後,還可能會出現什麼不適應的情況?
剛剛為寶寶添加輔食的媽媽們,當寶寶添加輔食後,出現以下不適四種情況時,應及時妥善處理:
經常有寶媽留言,說寶寶吃了輔食後,排出的便便就是吃進去的原始食物。如果寶寶在添加輔食後大便中存有較多的原始食物,這說明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不完善,不能完全消化輔食,也說明媽媽給寶寶做的輔食不夠精細。
完善的消化系統不僅指寶寶的腸胃消化能力好,還包括其咀嚼能力的提升。未長牙的寶寶即使有了咀嚼動作,也沒有實際的咀嚼能力。所以,吃添加輔食後的寶寶如果大便中原始食物較多,這正是媽媽製作的輔食不合寶寶腸胃的信號。媽媽要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改善輔食的精細狀況。
有的寶寶在添加輔食後會出現腹瀉的症狀,這說明寶寶經受不住輔食。如果寶寶的症狀較輕,媽媽可維持現有的輔食量,喂食寶寶3天,觀察寶寶的接受情況是否有改善。如果改善了,媽媽可以在寶寶身體恢復正常後,繼續添加新輔食。如果寶寶情況比較嚴重,建議媽媽先停了輔食,隔幾天再換新輔食試一下。
如果寶寶添加輔食後,大便乾結、排便不暢,這說明寶寶便秘了。這是因為媽媽為寶寶添加的輔食太過精細,寶寶雖容易吸收,但同時也會因為食物殘渣少,導致寶寶纖維素攝入不足,造成便秘。
因此,媽媽在為寶寶製作輔食時,加工程度要適當,既不可過於精細,也不可過於粗糙。同時,適當喂食寶寶青菜泥作輔食,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可以預防便秘。
寶寶屬於高發過敏人群,很多原因都會造成寶寶過敏,其中最常引起過敏的就是接觸或進食了過敏食物。因此媽媽要為寶寶逐一添加輔食,並仔細觀察寶寶的狀態。
如果寶寶發生輕度過敏,媽媽可暫停3天喂食寶寶輔食,幾天後再嘗試一次,如果仍發生過敏現象,可以確定該類食物為寶寶的過敏原,不能再添加這類食物;如果寶寶過敏症狀嚴重,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處理。
前幾天有位寶媽留言說,寶寶吃了一個星期胡蘿蔔後,膚色變黃了,怎麼辦?如果寶寶的輔食中經常添加胡蘿蔔、紅薯、南瓜等食物,寶寶可能會出現膚色變黃的現象,還有一些寶寶的手腳心也會發黃。
這是因為寶寶攝入的色素太多,媽媽無須太過擔心,減少這些食物的添加後,寶寶的膚色會逐漸恢復正常。
溫馨提示:
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新手父母可能因為缺乏經驗而導致寶寶吃了輔食後感到不舒服。在這段時間,爸爸媽媽一定要多留意,細心觀察寶寶的情況,及時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