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供應不足,豬價卻持續「暴跌」,咋回事?老豬農的說法很現實

2020-04-30     果然悠

豬肉是我國消費量最大的肉類,正常情況下每年的消費量可達到5000萬噸以上,而提供這5000萬噸豬肉需要3.3億頭的生豬存欄和3200萬的能繁母豬存欄,但是因為受到了非洲豬瘟的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都是大幅下跌。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3月至9月,僅半年時間能繁母豬存欄就從2800萬頭下降到了2000萬頭,同比降幅達到了40%,而從2019年10月份開始我國的能繁母豬存欄量開始觸底反彈,雖然已經實現了連續半年的增長,但直到2月底能繁母豬存欄也僅僅只有2200萬頭而已,也就是說半年僅增長了200萬頭,而且這其中的40%還是三元母豬(三元母豬的生產成績相比二元母豬又要低10%-20%)。

也就是說目前我國的豬肉供應不僅是不足,甚至可以說依舊非常緊缺,其緊缺程度甚至超過了2019年豬價最高的10月份,可在豬肉供應嚴重不足的當下,為何生豬價格卻持續「暴跌」?下圖為最近一個季度以來的生豬價格走勢,雖然豬價在2月的時候迎來了一大波的上漲,但在2月下旬豬價進入下跌通道後基本就是「一跌不起」。對於這種奇怪現象,老豬農的說法很現實。

首先,豬肉供應」不足「是表象

當前的豬肉供應」不足「是同正常年份的豬肉供應相對比得出的結論,而豬肉供應充足與否不能只看供應端一方面,還應關注需求端,正常年份一斤豬肉10-15塊錢,而現在一斤豬肉25-30塊錢,基本是兩倍的價格,往常一人一天2兩豬肉,現在可能連1兩都沒有了。另外因為新冠肺炎,農民工的收入受到了影響,很多企業里的員工也因為沒有工廠沒有訂單收入受到了影響,再加上米麵糧油價格的上漲,大家在豬肉上的消費也隨之下降。所以如果從供需兩端來考慮,雖然當前生豬存欄量下降了,但是相比豬肉消費量來看供應量下降幅度並不大。

其次,生豬出欄體重增加不容忽視

生豬價格在7、8元的時候,養豬戶賣豬多是在220斤左右,而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很多養殖戶都是把豬養到240斤甚至260斤才出欄,甚至部分養殖戶會養到超過300斤才出欄。而且受生豬存欄量下降的影響,規模化豬場的生豬出欄體重也增加至260斤左右,這一點從豬肉市場白條肉的重量增加就可以看出來。

生豬出欄體重增加就相當於增加了豬肉的供應量,一頭豬比正常情況下多40斤,就相當於多了30斤肉,漲幅近20%,而這也是導致豬肉看似供應不足,豬價卻持續暴跌的一個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8iWynEBnkjnB-0z_D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