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新中國同齡 | 虞媛香:活躍在義烏城鄉舞台,十年義務演出數百場!

2019-10-06     義烏髮布

「眼神、動作、表情都要到位。」每次演出前,虞媛香都會叮囑隊里的姐妹們。

「十年來,我們百靈歌舞團走遍義烏14個鎮街義演。只要有演出,風雨無阻,大家感覺非常快樂!」虞媛香十分開朗,一見面就打開了話匣子。

今年70歲的虞媛香是義烏百靈歌舞團的團長。多年來,在她的帶領下,歌舞團從10多名社區居民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名成員,年齡40~70歲不等。她們不僅在義烏演出,還赴杭州、桐廬及江西省等地為群眾演出。百靈歌舞團已經成為宣傳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和活動的一支重要力量。

她以一顆樸實無華的愛心,書寫著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繹著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

兒時的夢想——擁有自己的舞台

「今天,我一早就起來打開電視等著看閱兵,國家強大,咱老百姓也很自豪。」10月1日,虞媛香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新中國同齡人,她見證了我們國家從最初的物資極度匱乏,到如今的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富足;從原來的到處土房泥路到如今的馬路寬敞、高樓林立,70年來的變化巨大。

虞媛香是廿三里街道下駱宅人,她和許多義烏人一樣,曾經是一名生意人,從事服裝經營。「我從小熱愛文藝,喜歡唱唱跳跳,上學期間一直是學校里的文藝骨幹。」虞媛香看上去含蓄內斂卻熱愛文藝,她的兒時夢想就是有朝一日擁有自己的舞台,盡情地唱自己喜愛的歌曲,這個夢想就像一粒種子種在了心裡,一直未曾忘記過。

虞媛香回憶道,她的父親在她七歲那年生病去世了。受限於各種現實因素,她想踏上舞台的願望一直被擱淺。直到2009年,她剛好60周歲,這個夢想才得以實現。那年,她結束了廠里的生意,開啟相對悠閒的晚年生活。

「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當時老公拿了2萬元,兩個兒子一人一萬,購買了一些小品道具。」虞媛香說,剛買回來的時候,她非常興奮,多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還買了許多關於舞台表演的書籍。

「看!這是在稠城街道繡湖社區表演小品……這是在桐廬表演……這是在江西演出……這是在杭州表演時留下的紀念……」說起自己的演出經歷,虞阿姨如數家珍,非常開心。

她們的歌聲唱遍義烏城鄉舞台

清晨,繡湖公園義陽樓邊,近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有的拉二胡、有的打快板、有的敲著鑼,大家一起唱著曲。只要天氣好,這樣的景象在繡湖公園幾乎每天可見。

虞媛香說:「這裡的老人,大部分都是繡湖社區百靈歌舞團的成員,早上這個活動叫做『大家唱』,想唱什麼歌大家就一起唱。」

這支由200多名中老年人組成的歌舞團,10年來,走遍義烏各個鎮街義演,獲得了廣大市民的點贊。虞媛香不僅是百靈歌舞團團長,還是百靈歌舞團的創始人。虞媛香說:「最開始隊伍里只有三個人,我們真的很喜歡音樂,每天早上在繡湖公園唱歌,唱著唱著就吸引了一批跟我們一樣的中老年人。」當時,為了完善歌舞團的器材,虞媛香自己出錢買音響。

「我們是『一條龍』的歌舞團,吹拉彈唱,各種節目都有,民族舞、武術、相聲、小品、雜技、婺劇、越劇……」虞媛香說,「現在我們歌舞團除了參加街道、社區、農村的各種晚會外,還能自己辦『春晚』。」2015年1月,百靈歌舞團在稠州戲曲大舞台舉辦了第一屆百姓春晚。

百靈歌舞團也是繡湖社區的一支志願者隊伍,曾多次到敬老院、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等場所,為其他老人獻愛心。

虞媛香對劇團的發展也有自己的打算:要多吸納一些剛退休的成員,增強歌舞團的活力,不斷為義烏的百姓表演下去,給大家帶去更多的歡樂。

作者| 盧麗珍

編輯| 張丹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m0RfpG0BMH2_cNUgOIQ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