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微信iOS7.05正式更新。這次更新主要集中在多任務浮窗、公眾號展示頁,以及朋友圈和視頻動態方面。其實從去年8月信息流改版開始,微信就開始了一系列小修小補。一處調整可能不起眼,但加在一起,也能看出微信謹慎但堅定的轉向。
一、萬物皆可懸浮:小程序利好
這是本次更新最大的變化。
去年5月,微信首次出現「懸浮窗」的功能,主要解決「看文章不能同時聊天」的痛點。雖然剛推出時,很多用戶大呼「強迫症受不了」,但後來的行為卻是大型真香現場——一篇文章從早「懸」到晚,圖標經歷彩色、紅色、彩色、紅色的反覆循環,終究是沒看完……
到今天,一個懸浮窗已經滿足不了「焦慮症候群」了。用戶的注意力越來越分散,要多線程處理的事越來越多。往往是文章甲懸著還沒看,文章乙又著急地要頂上去。於是微信7.05放了大招:除了文章,預覽文件、小程序、音樂等,一切都可以懸浮。
其實上次改版時,微信內的網頁就可以懸浮了,你完全可以打開石墨、百度、微博網頁版,一邊辦公吃瓜,一邊回微信消息。只不過,這種場景用戶很少碰到,微信也不太強調。畢竟,App、小程序的體驗比微信內置瀏覽器,要強太多了。
但這次,小程序和文件也可以懸浮了。社交領域創業者李慕陽認為,這是「赤裸裸的紅利」,小程序不再是「用完即走」了,而是如果有用,則「用完可浮」。
雖然下拉菜單(小程序桌面)可以增加小程序使用率,但終究是「不打擾用戶」,不如懸浮窗這種強提醒來得直接。
同樣的道理,雖然以前安卓用戶也可以將小程序「添加到桌面」,但這種小程序就像App一樣,只是靜靜躺在手機桌面上,很多人還是想不起來用。懸浮窗的緊迫感會帶來機會——備忘錄、共享文檔等用戶高頻使用的工具,將占得一席之地。
更新後,用戶可懸浮5個任務,音樂不占用名額。這是因為公眾號推文的中插音頻,原本就能後台播放,只不過之前顯示在消息頁上方罷了。現在統一收攏,強化了懸浮框的「收納」意味,換句話說,微信離作業系統更近了。
二、激活公眾號:社交推薦、長尾流量
除了懸浮框,另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公眾號詳情頁改版。
過去幾年,這一頁面最大的調整,還發生在信息流改版後。當時,用戶對小紅點越來越不敏感,為了更直接地呈現文章頭圖、標題,微信選擇用feed流的形式,訂閱的邏輯呈現公眾號。用戶用起來方便了,但公眾號主不幹了,原因很多:
1.弱化了公眾號名稱,品牌容易被淹沒在海量文章中;
2.只有用戶星標或常看的號,頭圖才是大圖,其它號很容易被忽視;
3.二條以下內容,需用戶手動點開,很容易被滑過去;
4.用戶進入公眾號詳情頁動力減弱,長尾流量幾乎沒了。
提高優質內容的權重,努力讓用戶看到自己想看的——這個大前提不變的情況下,微信只能在公眾號介面上做調整。
首先吸引用戶進入公眾號詳情頁:信息流的公眾號名稱,從灰色變成類似超連結的藍色,而且點開會有動畫效果;其次詳情頁儘可能多地呈現內容:先是菜單欄上移,再是這次的改版:區分頭條次條,可直接查看歷史消息。
左:改版前 vs 右:改版後
相比其它平台,微信訂閱號有個特色:可以顯示「xx好友讀過」「xx好友讚賞過」這種社交信息。以前公眾號詳情頁中,只能顯示一天的推文情況。現在不但縮短了查看歷史消息的路徑,還能看到每篇文章的好友閱讀情況。
一位本地號創業者告訴我,這個功能還能檢測是否刷量:如果一個號,頭條200好友看,次條400好友看,結果一看閱讀數據是7萬和5000,那頭條肯定有問題,跑不了。
信息流改版,確實減少了公眾號的私域流量。所以微信在「看一看」等地方,通過社交推薦,彌補公域流量。從點擊「在看」可同步「看一看」,到可以給朋友的「在看」點贊、互動,微信在逐步培養用戶刷「看一看」的習慣。
根據很多公眾號運營者的經驗,來自「看一看」的占比越來越高,「看一看」中的視頻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提到微信第三個策略——視頻化了。
三、視頻化:三種形態,組合出擊
以前,微信公眾平台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對視頻創作者不友好。不過隨著抖音快手搶占用戶時長,騰訊短視頻戰略失利,微信對待短視頻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變化。用新媒體從業者火火的話來說,「微信公眾號正在自救,今年是最後一波機會」。
從我個人的體驗來看,「看一看」中「朋友在看」的視頻內容沒有那麼多,但「精選」幾乎每屏都會出現一條視頻,有的還會顯示播放量。不得不說,信息流呈現方式下,畫面有衝擊力,點開即放的視頻,確實比乾巴巴的文字更吸引人。
微信也在優化視頻播放的體驗。很長一段時間,視頻都只是圖文的補充素材,無法單獨展示。去年4月開始,公眾號後台可以直接推送視頻消息了。今年,視頻播放頁進行了介面優化,除了自動關燈的沉浸式體驗,還可以上下滑動——活脫脫就是個橫屏抖音。
不止是媒體形態的公眾號,社交形態的朋友圈小視頻、時刻視頻,也在頻繁疊代。
去年10月,朋友圈小視頻從10s延長到15s,和主流小視頻產品看齊。7.05的更新中,朋友圈小視頻可以自動播放了。用戶的時間、流量和內存,將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耗——雖然微信給了關閉選項,但入口太深,很多人找不到。
朋友圈越來越歡迎視頻,這還體現在外部引入上。前不久,微信就對微視、快手開了口子:微視發布30秒視頻,可以同步朋友圈;快手App上的視頻,可以直接轉發朋友圈,不被屏蔽。
視頻動態
去年年尾發布的「視頻動態」功能,正在逐步完善。AppStore中,微信每個版本說明中,都會提到「視頻動態」。區別於朋友圈小視頻,「視頻動態」是個閱後即焚的日記本。微信在慢慢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增加「視頻動態」的使用量。
上個版本中,「視頻動態」增加了發布私密視頻動態、朋友間私密留言的功能,還支持「不通知到朋友圈」——主要是降低用戶社交壓力;這次更新中,支持選擇圖片合成視頻,還新增了自動匹配歌詞功能——主要是降低用戶使用門檻。
從看一看視頻,到朋友圈小視頻,再到視頻動態,三種內容形態的可消費性越來越低,社交性、私密性越來越高。通過這套組合拳,微信正在搭建自己的視頻生態。
社交壓力過載、公眾號活躍度下降,這幾年微信一直在和這兩點對抗。全面短視頻時代,距離交卷的日子可能不遠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本站根據CC0協議授權轉發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聯繫:[運營的小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