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襪子小男孩」走紅,表情堅定又專注,網友:縫縫補補又三年

2020-04-03     育媽記

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都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巴不得什麼事情都替他們做了。

不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教養出蠻橫的孩子,因此很多父母現在也都開始注意起這方面的問題,慢慢的開始崇尚教育。

有不少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手動能力,也開始下意識的引導孩子們做家務,這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情。

補襪子小男孩火了

網絡上有一個補襪子的小男孩就火了。在這段視頻中有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正坐在床邊,一隻腳翹著,正在專心致志的補襪子。

看小男孩熟練的動作,專注又堅定的小眼神,仿佛小大人一般,讓人覺得十分可愛。

更加難得的是他的動作十分熟練,一看就是"老手",平時在家一定經常幹活。

而且在視頻當中,小男孩發現有人拍攝的時候,還對著鏡頭露出了害羞的表情,看起來性格也挺樂觀的。

看到這個小朋友補襪子的視頻,很多網友都忍不住調侃:縫三年補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更有網友表示,爸媽教育的很好,將來這個娃一定很會過日子,而且看這個孩子的穿著也是非常樸素的,家裡平時應該也比較節儉。

作為男孩生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今後一定很獨立。而這種特質,也是現在的很多孩子不具備的。

幹家務活對於孩子有什麼幫助

很多寶媽平時不讓孩子幫忙做家務的原因,除了怕孩子累到,更多的是怕孩子幫不了忙,反而會搗亂, 因此就啥也不讓他們插手。

其實適當的讓孩子做些家務活,對於他們的未來是有很多幫助的。

1、讓孩子明白勞動的不易

很多寶媽只會口頭教育孩子,勞動是多麼的不容易,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可是大家都忘記了用實踐去證明。

其實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勞動,比說一大堆道理都來的見效。寶媽們可以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布置"一些家務活讓孩子嘗試完成。

也許第一次,第二次他們會失敗,但是多做幾次以後,孩子就會慢慢的掌握要領了。

2、讓孩子更加獨立

現在的很多孩子對於家長都有非常強的依賴性,每次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找的就是家長。這樣的性格對於孩子今後步入社會沒有什麼幫助。

家長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可以早早的讓他們做些家務,比如幫媽媽倒垃圾,掃地,取快遞等等,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自己也是可以完成的。

3、增加孩子的信心

做家務活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在於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媽媽總覺得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每次自己大包大攬,還要指責孩子不懂事,這樣反而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媽媽們如果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一些家務,並且做完了給予誇讚或者獎勵,孩子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也正因為這樣,自信心都增加了。

4、提高孩子動手能力

除了以上幾點,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那就是動手能力被提高了。

比起一味的讓他們玩拼裝玩具,做家務無疑是一種既省錢又見效的好辦法。

做家務看起來是小事情,但是對於孩子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寶媽如果能讓孩子參與到其中來,就會發現孩子今後的改變有多大。

不知道各位家長對於這件事是怎麼看的,你會讓自家孩子幫忙做家務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oWLQ3EBrZ4kL1ViPE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