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好還是壞,一些電影的誕生都會對一個時代或者電影行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觀眾往往會帶入更多的情緒去審視一部電影的內容。
在大片霸權和媒體興起的現在,電影對於社會的影響越來越高,而近日《紐約時報》就評選出了過去十年里最富有影響力的10大電影。其中入選者都對過去十年給予了莫大的影響。(榜單並列,排名不分先後)
1.《美國狙擊手》(2014年)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這部電影講述了海軍海豹突擊隊狙擊手克里斯·凱爾的生與死,該劇於2014年聖誕節上映,並在當年美國國內票房爭鬥中名列前茅。這是也是十年來唯一一部以獨立電影而非大IP獲得如此成績的電影。
這部電影證明了伊斯特伍德的精湛技藝,雖然美國觀眾對於該片有兩極分化的評價,但還是不影響這部影片獲得好萊塢最佳劇本的提名。很長一段時間社會和媒體對於《美國狙擊手》的討論也是持續不斷。
2.《復仇者聯盟》(2012年)
對於系列IP 不斷出續集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對於能持續10年不斷產出一定質量續集的作品就值得考究。迪士尼收購漫威後製作發行的《復仇者聯盟》至今看過去仍然是業界的重量級炸彈,它不但預示著MCU的統治地位,並且不論你是否喜歡它,但它客觀來說改變了電影工業,也為至今許多生產模式提供了借鑑。
3.《黑鯨》(2013年)
許多旨在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的紀錄片很多但少有成效,加布里埃拉·考珀斯韋特則完全改變了這一點,他將人類濫捕鯨魚的整個過程公之於眾,這不但改變了公眾的看法,還促進新增相關法律。
4.《伴娘》(2011年)
導演保羅·菲格(Paul Feig)將以女性為視角出發的喜劇形式帶到了全世介面前,這是一部真正有趣的電影,在開心之餘也闡述了關於性別歧視的問題,雖然現在看來有些陳詞濫調,但在當時開創了電影的新方向。
5.《冰雪奇緣》(2013)
當艾爾莎在《冰雪奇緣》中唱出「 Let It Go」時,她不僅擁有強大的力量,還宣布了女性的力量,這個本身是十年來最成功的電影故事之一。觀眾的喜愛不僅讓《冰雪奇緣》成為史上最賣座的動畫之一,還讓迪士尼的童話故事煥發新生,為後面的故事帶來新一代的改編。
6.《逃出絕命鎮》(2017)
喬丹·皮爾不愧為藝術怪胎,他的恐怖電影《逃出絕命鎮》不但讓恐怖電影在票房上得到了突破,同時是一個出色的流派混搭,在恐怖電影的基礎上加入了潮流文化,對種族歧視的抨擊。當恐怖和諷刺融合得如此圓潤,讓觀眾有什麼理由拒絕它呢。
7.《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2013年)
該系列的第二部電影幫助詹妮弗·勞倫斯鞏固了她世界性電影明星的地位,並與當年另一部熱門影片《冰雪奇緣》共同確認了女性在票房上的力量。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星火燎原》被看做一部由女性領導的電影,該電影在年度國內票房榜上名列前茅。凱特尼斯·伊夫狄恩受到男孩和女孩的喜愛,這是一種新型的流行文化形態,女性不再是公主,也可以是戰士和反叛者。
8.《月光男孩》(2016年)
在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巴里·詹金斯執導的《月光男孩》創造了奧斯卡的歷史:這部電影以極低的成本和極具個性化的風格榮獲奧斯卡,該影片向世界闡述了經由數十年的種族主義,它的勝利標誌著電影行業的轉變。
9.《玉子》(2017)
《寄生蟲》導演奉俊浩的又一力作,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和她的轉基因寵物豬的故事,這是一部Netflix上發行的影片,但一經發行就震驚了整個行業,進一步模糊了大螢幕和小螢幕之間的鴻溝。
《玉子》在2017年坎城電影節上首次亮相,引發了關於Netflix在影院派中地位的爭論,如今這種爭論還在繼續。相比之下,奉俊浩的導演技術則毋庸置疑,在《玉子》兩年後,他帶著《寄生蟲》回到坎城,並拿下了最高獎項。
10.《星球大戰:原力覺醒》(2015年)
如今的《星球大戰》隸屬於迪士尼帝國並且由J.J.艾布拉姆斯掌舵。這位導演接手後開創了新的星戰三部曲,讓這部宇宙史詩重新奪回了原始三部曲的流行文化能量。
同時也為女性和非白人角色爭取了更多空間。不過也讓其在全球引起了劇烈的反響,其中不乏有反對之聲,想要扭轉這一現象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