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一個人演東北一家人

2019-12-09     刺蝟公社

導語:「 hài 能咋地呀,只要能活著,就是最好的事兒。」


作者 | 園長

編輯 | 石燦

短視頻博主中叫「老四」的人挺多,有趕海撈魚的老四,有解說王者榮耀的老四,還有做美食的老四。他們都在各自領域擁有一大批鐵粉。

最近,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見到了出生在黑龍江佳木斯的「東北文藝復興一傑」、短視頻「一個人演全世界」流派集大成者、「平凡生活里的世俗觀察家」、日語韓語精通者、前快遞員、寶石Gem的好朋友、《野狼Disco》MV男一號——老四。在各個短視頻平台上,他的ID是「老四的快樂生活」,粉絲們都叫他「四哥」。

(老四出演《野狼Disco》MV 圖片來源:QQ音樂)

這次,我們不僅和老四聊了聊他的經歷和創作,還有關於生活、藝術等等更多的東西。


佳木斯奉俊昊的「千面人生」

老四是個拍段子劇的短視頻博主。在老四的作品中,永遠只有他的一張大臉出鏡——戴金鍊子的社會大哥,心思細密的拔蒜小妹,嫌棄沒出息女婿的丈母娘,學校門口埋怨兒媳婦的婆婆,全是他一個人演的。

但老四說,他不是演,他是在模仿。

只要老四換上不同的衣服,抹個口紅戴上假髮,就能把這些市井中的形象「模仿」活了。真實到什麼程度呢?你甚至會懷疑老四是不是在你和你親戚家裡安了攝像頭。

(老四和妻子在拍攝視頻 圖片來源:《冷暖人生》)

老四最早的一些視頻,都是關於外國人的模仿秀——模仿韓國人喝湯,日本人吃飯;中國和日本的快遞員都是怎麼送快遞的……這也是老四創作的核心:模仿所有有特點的、值得模仿的人,然後讓你笑。

笑過之後,人們往往會發現,老四模仿的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你我身邊平凡瑣碎,但真實的一切。他是一個真正的生活觀察家。

老四的本事還不止於此。有的短視頻片段甚至還拍出了電影的質感,比如酒桌系列番外篇《二哥》中的畫面:低矮雜亂的平房,長滿雜草的牆角,遍布砂石的小路。老四在這片破落和荒蕪中點起一根煙,等待著某個人的出現。

有人說老四在這裡拍出了奉俊昊的水平,他們都擅長把往昔的場景給你絲毫不差地還原出來。

(來感受一下喜劇之外的老四 動圖製作: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也有人說,在老四這裡能看到一個東北往事的縮影,那是《鋼的琴》和《白日焰火》中的東北。

雖然老四的視頻是喜劇,但那種「硬核」的真實,人一看就能感覺出來。

老四的「家庭連續劇」中有一段劇情,講小兩口買車的故事:丈夫想買車,錢不夠;向老丈人借錢,老丈人痛快答應了,但是丈母娘不同意,妻子也希望丈夫向婆婆多少要點錢,被大姑姐(丈夫的姐姐)知道後卻沒有什麼好臉色。錢沒要到,小兩口回家立刻「干仗」。最後,婆婆偷偷把錢塞給了兒子,加上老丈人給的錢,小兩口終於喜提新車。

這種發生在親戚之間的瑣碎日常,你能感覺到它是真實的——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面子」,即使是親人之間,也存在一些心機和算計。即使身邊沒有一模一樣的事情,我們周圍也常有類似的遭遇。老四隻是用他的模仿技巧,把其中最直接、最核心的部分,單拎出來給你看清楚。

「買車」這條故事線的幾個片段加起來不超過5分鐘,丈夫、妻子、婆婆、丈母娘、老丈人和大姑姐等6個人物輪番登場,沒有激烈的動作和表情,全都是平鋪直敘的對話和肢體語言。

老四用這種方式,硬是把每個人的獨立性格和人設立起來了:摳門的丈母娘,自私的大姑姐,好勝的妻子和夾在中間的丈夫,每個人看起來都是我們周圍的親戚朋友。

(家庭劇「買車記「的幾位出場人物 整理: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在老四的家庭劇系列中,大約有二三十位個性迥異的角色共同組成了「老四宇宙」,一個人就演出了濃縮版的東北一家人。

除了家庭系列,還有「學校門口的家長們」「酒桌上的社會人」等不少「連續劇」。老四的觀眾們也像追劇一樣追老四的更新。

一位獲贊很高的網友評論是這樣的:「一看你的視頻就感覺我回到老家了,還是七大姑八大姨集體來我家串門那種感覺。」



被馬大帥拯救的「小丑」


「你看過小丑嗎?」老四問刺蝟公社。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他回憶起在日本打工的日子。

那時候的老四和現在完全不一樣,「我會對著自己笑,雖然不像小丑那樣大笑」。老四覺得,當時的自己「很嚇人」。

「一個人面對寂寞孤獨。」老四說。2004年,他才18歲,剛到日本,工作之外,幾乎不與外人接觸,逐漸走向自我封閉。

沒有學歷也沒有背景,在佳木斯很難找到「好工作」。趕上有人組織去日本打工,工資比較高,他「求之不得」地就去了。

在日本,一開始的工作是倒班制。由於晝夜顛倒和工作強度大,老四的生物鐘全被搞亂了,兩個月就從剛來的180多斤降到120斤。再加上圈子封閉造成的孤獨,他覺得自己「多多少少有點精神病」了。


拯救他的是趙本山和范偉主演的電視劇《馬大帥》。「《馬大帥》對我是一個精神上的支柱。」老四回憶說,「它讓我能回到以前熟悉的環境,並且每看一遍就有一次不同的感悟。」

(最近,「遼北第一很人」范德彪也火了 圖源:《馬大帥》)

在異國的出租屋裡,老四把《馬大帥》「單劇循環」了80多遍,「你現在隨便問我一個情節,我就知道它發生在第幾部第幾集,當時的對話我都能給你還原出來。」

記憶最深的橋段是「范德彪吞藥自殺」。在這個片段中,人過四十、一事無成並且傷害了許多人的范德彪決定自殺。但在服藥之後,過往人生的一幕幕不斷浮現在范德彪的眼前,反而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我不能死,hài有很多事沒做完呢」。

「仿佛也給我帶到了他那個意境裡面了」,老四對此的感受是:「什麼事兒還能咋滴啊,只要能活著,就是最好的事兒。」

慢慢地,老四在日本站住了腳。先是換到了一個不用倒班的工作,之後還被日本企業吸納為正式職員。有一個月,他靠著加班一度掙到了三萬塊錢。

但融入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後來,老四想通了——不要為了面子活著,按照真實的想法去生活才不會累。

去日本打工成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分水嶺,之前的18年,老四一直是快樂的,他從小就喜歡模仿別人。「主要是願意揣摩對方內心的活動,小心思,微動作,微表情。」老四說,「把他們的特點表現出來,再模仿給別人看,這是一個很爽的事。」

這也讓老四成了身邊人的開心果,「可能這局沒我就缺點意思,」老四很在乎能不能藉助自己的表演讓大家開心,周圍的人也都評價老四是「挺有意思一人」。

(老四在日本和在中國 圖片來源:正午 老四提供)

老四離開日本回到老家,做起了月薪三千多的快遞員,後來漲到五六千。出名後,他也沒有放棄快遞員的工作。直到最近幾個月,老四需要經常去外地參加活動,忙不過來,才停止送快遞。

但他沒有辭職,「我辦的是停薪留職。」回到老家工作讓他不再「心都提著」,工作時可以和同事說說笑笑,「狀態很放鬆」。

2013年,老四結婚了,一年之後有了孩子。他覺得這樣的家庭「很完美」、「很滿足了」。



「我提一杯啊」


2017年前後,短視頻平台開始火起來。老四身邊不少同事玩起了快手,「這個東西挺有意思。」有不少人給他推薦。

老四看了一圈,發現短視頻平台上不少人拍的是「生吃辣椒,喝辣椒水,光著膀子在露天地里喝啤酒」。他覺得自己不能拍這種「譁眾取寵」、單純為了搞笑的視頻。

「這種不太好,你得保證這個視頻拿出來,最起碼能讓朋友家人看吧。」老四說。

一個雪天的中午,他回家燉了一鍋豆腐湯,吃著吃著,聯想起以前看的韓國綜藝里,人們聚餐吃豆腐湯的畫面。模仿的慾望一下子就上來了,老四讓媳婦給他「錄一段」。第一個視頻非常簡單,老四講了幾句「不正宗」的韓語,隨便拍了十幾秒就上傳了。

晚上,老四發現自己的視頻火了。「頭像上多了好幾百個粉絲,視頻瀏覽量好幾萬。」他「特別意外」,「特別興奮」:「這流量對我來說想都沒敢想,動力和接著往下拍的信心就建立起來了。」

之後,老四拍了好多模仿類視頻,還常把模仿和送快遞的工作結合起來——模仿中國和日本快遞員的不同;模仿各種各樣來寄快遞的顧客……後來,老四覺得可以把劇情加進來,可能會比單純模仿更有意思一些。

(圖源:虎嗅F&M創新節)

不愧是看過八十多遍《馬大帥》的人,老四對劇情和角色的安排信手拈來,而且還很有邏輯。他解釋說,「你拍這幾個人時間長了,大家都會審美疲勞。」

「為什麼會在家庭劇系列中設置那麼多人物?」

「你必須嘗試出新的人物,打造新的人物特點和性格。」老四這樣說。

老四也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候。「沒有想法我就不更了。」雖然被觀眾催更的壓力挺大,但他覺得,敷衍觀眾更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發一個我就不能刪了,這個就得是經典,一定要對得起關注我的人。」

這時,老四在等一個「衝突點」。

「有了衝突的來源,劇情就可以沿著往下走。」有的時候他不用完全準備好劇本,有了矛盾衝突點,就可以直接去拍。

「如果要精確到每句對話都寫到腳本里,那你就是不了解生活。」說這句話的時候,老四帶著一種資深導演的自信。

在「老四宇宙」里,每一個角色,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中某一類人的縮影。老四安排了情節讓他們依次登場,並且根據觀眾實時反饋,讓不受歡迎的角色下場,把觀眾喜歡看的東西發揚光大——不光是角色,還有一些專屬老四的「梗」。

「我提一杯啊。」這是老四酒桌系列的經典台詞,意味著閒聊寒暄已經結束,「正事」即將開始。求人辦事,大哥立威,每個「提一杯」的角色都在這種話術中帶著目的。說完這句話,視頻里酒桌上的老四也馬上不一樣了,「社會人」的人設一下立了起來,看起來辦事非常「好使」。

這個梗同樣也很「生活化」。一個觀眾評論說,「這幾句話是不是全東北的老爺們統一培訓過?」這條評論獲得了1.5萬個贊。

(在老四面前,「Almost 東北人」李誕 也把「我提一杯」活學活用了 )

「『梗』都不是故意埋的,」老四解釋道,「用戶能注意到這些梗,說明他們肯定經歷過,我的加工只是讓大家產生了共鳴。」

在受到用戶喜歡之後,這些梗也就成了老四視頻內容的「標配」。



從生活觀察家到生活哲學家


對於自己的作品,老四想得「通透」,演得「到位」。特別是他的家庭系列連續劇很受用戶追捧,放到抖音上,三個月就收穫了超過一百萬的粉絲。

但在家庭中,他卻往往「默默地不吱聲」。儘管他覺得自己「心裡邊知道到底怎麼回事兒」,老四說,「我不願意去表達,充當一個發言者去評論一些事。」

「你去計較很多事兒的時候,你是在跟自己計較,你改變不了任何人。」對於家長里短,老四看得很開,「你要讓你變得快樂,用你的快樂去感染別人,讓別人也覺得很快樂。」

「其實一輩子很短暫,開開心心地活著就行了,很簡單。」他還特意補充了一句。

老四也覺得,家庭中可以選擇沉默,但不能放棄思考。「為什麼會產生矛盾?就是沒有把對方當親人。」老四歸納了家庭中產生矛盾的原因。不過,他也說自己「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老四的「解決辦法」都用在創作上。不再送快遞之後,老四有時候會覺得一些腦洞大開的瞬間沒有了,他還是更願意回到一邊送快遞,一邊做視頻的狀態。

「你脫離了生活,反而就會被局限住了。」老四對創作靈感的來源深有體會,他需要在生活中感悟,才能更好地還原生活本身.。

每天都得出門,不然腦子總是渾僵僵的狀態。老四也在努力適應剛剛開始的「全職短視頻博主」生活。早上,老四會出門跑跑步,去朋友那裡轉轉,偶爾去快遞公司那裡「溜達一下」。

「你得去呼吸新鮮的空氣,讓自己動起來。興奮了才能有靈感。」老四是這麼對刺蝟公社說。

在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他的粉絲們喜歡喊他「四哥」,一個聽起來很有排面的名字。但老四不喜歡擺出一個「百萬粉絲大V」的架子。在評論區,總能看見老四在回粉絲的評論。

「行,讓我緩緩。」老四這樣回復一個催更的粉絲,語氣和他視頻里出場的一些人物一樣平和。

雖然和粉絲互動比較多,但他很少用手機刷短視頻,他更喜歡看電影。「不太喜歡那種打打殺殺的」,他特別喜歡「反映人性」的電影。

(老四的「哲學」 圖片來源:老四的快樂生活)

具體是哪些呢?老四提到了賈樟柯,提到了姜文,提到了耿軍和他的《錘子鐮刀都休息》,一個同樣發生在這片黑土地上的故事。

2019年,黑土地的文化元素再次大批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不論是新生代的老四、寶石GEM、班宇,還是憑藉B站、吐槽大會等新興內容形態再度走紅的趙本山、范偉、梁龍,都在某種意義上成為各自領域的「頂流」。

儘管「東北文藝復興」這個命題還存在爭議,但來自東北的創作者和文化元素組成的潮流,已經足夠「洗腦」和「上頭」了。

現在,老四不僅受到了短視頻用戶的追捧,也在漸漸「出圈」。2019年10月初,寶石Gem拍神曲《野狼Disco》的MV時,邀請了老四參加拍攝,他又一次「本色出演」,把一個想在「深夜酒吧」把妹,但沒能「帶她回家」的失意男人演得透透的。

(老四和Giao哥等人在一起 動圖: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雖然火了,老四本人的心情倒還是「挺平靜的」。「就是一如既往的平淡。」在網絡空間之外,老四在努力保持著生活的平衡。「我希望大家更關注我的作品,而不是關注我的生活。」

和老四的「嘮嗑」即將結束時,刺蝟公社發現,老四的眉毛被精心地修剪過。在大多數塗個大寶都不樂意的直男群體裡面,精修眉毛的老四顯得很不一樣。

「是我自己修的,在日本的時候就留下來的習慣。」老四的這個習慣已經陪伴他很多年了。修眉並不是為了拍短視頻,也不是因為自己成名了,要「注意形象」了。

「讓自己顯得乾淨一些,對別人也是一種尊重。」老四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YX8AG8BMH2_cNUggA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