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要我們接觸相機,就會碰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不知道拍攝時該選擇RAW格式還是JPEG格式來拍攝,常常在一些攝影類的論壇里都在說拍攝時要選擇RAW格式來拍攝。
但是對於才接觸相機的你來說,很直觀的感覺就是使用RAW格式拍攝出來的效果比不上JPEG格式拍出來的效果那麼好。我們就來說說這兩種圖片格式都有哪些特點。其實這兩種圖片格式不存在孰優孰劣之分。因為它們只是圖片的不同表現格式而已。
打個比方,JPEG格式的圖片就好比肯德基麥當勞裡面製作的漢堡,出來就是一個可以食用的成品,裡面包括了各種的食材,有肉類、蔬菜等。而RAW格式的圖片就好比從菜市場買回來的生牛肉。不通過自己增加調料以及烹煮是無法食用的。
從這個例子裡,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就是JPEG格式的圖片是成品,而RAW格式圖片是原材料半成品。因此往往還是原材料半成品的RAW格式圖片直出效果就沒有已經是成品的JPEG效果那麼好的原因。
但是RAW格式的圖片經過後期處理卻有極大的潛力,就好比生牛肉不止做漢堡一樣。RAW也可以處理成各種不同風格的JPEG照片,往往也會好於相機直出的效果。因此,如果你想要學習烹飪,絕不會把漢堡裡面的肉拿出來做烹飪。同樣如果想要通過後期來讓你拍攝的照片帶有自己的風格,那麼選擇相機直出的JPEG格式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來看一下下面這張圖。
通過上圖的對比,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同一張照片RAW格式可以調成各種色調風格不同的照片。
那究竟什麼是RAW格式呢?簡單的說就是相機所記錄事物的原始數據。我們的拍攝過程就是相機對光線採集的過程。當光線照進相機,相機把光線的強弱轉化成電子信號,從而生成一張圖像。
當然,如果相機只記錄光的強弱,那只能得到一張黑白的照片,因此相機就在感光元件之前分別增加各種顏色的濾鏡用來記錄顏色。
RAW格式就是直接把不同光線強度的原始數據完整的記錄下來,而採用JPEG格式則是通過相機內置的程序或軟體,把顏色給固定下來,拍下來後直接輸出,JPEG格式的這個轉換過程是不可改變的。
基於RAW格式與JPEG的這種特性,使J得PEG格式能記錄的顏色信息只有256種,而RAW格式能記錄的顏色信息則是256*256=65536種。這就讓RAW格式的圖片有豐富的層次信息。
在我們平時所了解到的比較常用的色彩空間也就是顏色空間有ProPhotoRGB AdobeRGB sRGB等,而RAW格式的色彩空間通常是各大相機產商的私有色彩空間,這個色彩空間範圍巨大,也是各相機廠家核心競爭力。
為了讓自己RAW格式的圖片可以被其他軟體所解讀,各大相機廠商必須提供相應的算法,把自己的RAW格式圖片從私有色彩空間轉換到標準的色彩空間。在轉換過程中通過精準的色彩管理控制來減少轉換過程中的色彩損失。而對於JPEG格式的圖片,這種轉換過程的色彩損失,則完全取決於相機內置軟體的好壞。完全不能人為控制。
所以在採用RAW格式拍攝時,相機中的白平衡 照片風格與機內色彩空間的選擇都是無效的,因為這些都可以通過後期在photoshop中任意的調整,從而獲得最大的靈活度。
當然,選用JPEG格式也不是毫無優勢,像在一些新聞紀實性質的,為了新聞信息傳播的有效與及時性,只能選用JPEG格式直出方式拍攝。
通過這樣的講解,希望大家在以後的拍攝過程中,不再為選用什麼格式拍攝而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