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陽節,今年的重陽節有些特殊,還在國慶長假之中。估計很多外出遊玩的朋友都在這一天返城,沒有辦法過重陽節。一提到重陽節,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敬老,重老,尊老的節日。但是在古代一提到重陽節,古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老人而是某種植物。
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在重陽節就想到一種植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會背的人很多,因為這是一首中小學必背詩篇。
什麼是茱萸?古代文獻對它的解釋就是一種椒。它有什麼妙用,為什麼要在重陽節才佩戴呢?這些疑問估計都圍繞著大家。
周處,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周處除三害》這篇課文是基礎教育階段必學課文。這個被當地百姓視為三害之一的周處浪子回頭後寫了一部晉代的地方志——《風土記》。那裡詳細記載為什麼要在這一天用茱萸的原因。
茱萸到此日,氣烈熟色赤,可折。茱萸囊以插頭,雲辟惡氣,御冬——《風土記》
茱萸到這一天成熟了,氣味和顏色達到最佳,然後佩戴可以迴避損害人體的惡氣也就是害氣。
誰將茱萸作為重陽節的標配呢?據《西京雜記》記載是源於漢武帝時期有一個賈佩蘭的宮女,她說這一天佩戴茱萸,飲菊花酒可以令人長壽。
漢武帝宮人賈佩蘭云:在宮時,九月九日佩茱萸,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西京雜記》
關於這個賈佩蘭是誰,記載相互有衝突,比如《西京雜記》說她是漢武帝時期的宮人,但是《搜神記》中說他是戚夫人的宮女,戚夫人生活在劉邦與呂后時期,與漢武帝前後相差幾十年。
重陽節與敬老有關,或許就是因為這裡提到長壽,才在後世慢慢演化注入敬老的含義。
飲菊花酒的習俗也屢次出現在史料中。遼聖宗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並賜群臣菊花酒。
重九,駱駝山登高,賜群臣菊花酒。——《遼史.本紀·卷十 》
菊花酒怎麼做呢?估計很多朋友很好奇。
東晉的史學家干寶寫的《搜神記》中對此有詳細記載。
菊花舒時,幷采莖葉,雜黍米饟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搜神記.卷二》
據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記載,重陽節的菊花還有妙用。
常以九月九日取菊花作枕臥良——《千金方·心臟方·頭面風第八》
如果你的頭部僵硬很難轉動,脖子肌肉緊張,你可以在重陽節這一天採菊花作為枕頭有良效。
說到菊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那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
因為他寫過一首詩,描繪的田園生活很美妙。
飲酒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五柳先生有一回重陽節過的十分的狼狽,因為窮,沒錢買酒了。
過著隱居生活的陶淵明因為有顏延之這個始安太守的照顧,所以生活不存在問題,顏延之給了他二萬錢。這二萬錢全被陶淵明存在酒家。陶淵明只會花錢,不會賺錢,二萬錢久而久之自然就花光了。所以九月九愛酒如命的陶公遇到了窘境。
嘗九月九日無酒,出宅邊菊叢中坐久——《宋史.列傳·卷九十三》
這一次不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是重陽無酒飲,菊叢悶氣生。
稍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卻又有些讓人感到淒涼,特別是酒癮上來之後,無酒喝,久久坐在菊花叢邊,那感覺隔了千年都感覺難受。
不過名人和普通人不同的是,普通人沒酒喝時就真的沒有酒喝,名人沒酒喝時有人會給他送酒。
江州刺史王弘給他送酒來了,本來王弘想認識陶淵明,結果陶淵明是避而不見。王弘就想了一招,讓陶淵明的故人請他喝酒,喝著喝著,王弘中途就跑過來了,什麼話也沒有說,繼續喝酒,這樣酒桌上這兩個人就熟了。
九月九日,正苦無酒的陶淵明看到王弘送酒,自然開心,狂飲的結局當然是喝醉。
重陽節賞菊在宋代成了一種習俗,宋代文學家孟元老在他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了宋人賞菊的舊俗,那個時候菊花就已經有很多種分類。
黃白色蘂若蓮房曰萬齡菊,
粉紅色曰桃花菊,
白而檀心曰木香菊,
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
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關於茱萸與菊花出現在重陽節,還有一種說法。這個說法記載在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均的《續齊諧記》這一本書中。
書中記載桓景跟著費長房,費長房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有記載,這是一個類似神仙級別的人物。有一天他告訴桓景你家在重陽節這一天會遇到災難。怎麼迴避災難呢?費長房給出的建議就是:
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
重陽節的三大特徵茱萸,菊花,登高都包括了。
這一天過去之後,桓景回到家中發現家中的狗,羊,牛,雞全死光了。最後桓景問接下來該怎麼辦,費長房說你的災難已經過去了,因為你家的動物替你死了。所以最後重陽節茱萸與菊花及登高成了習俗。
今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因此也——《續齊諧記》
茱萸,菊花,登高這些習俗根據上面提到的文獻記載應該有千年歷史,而且後世被延續,不過在北方重陽還多了一項活動,射柳。這是一項練習射箭的體育活動。
金主避暑於近郊。甲戌,拜天,射柳。自後每歲以五月五日、七月十五日、九月九日拜天,射柳。——《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九十二》
在唐代重陽節必會舉行宴會,宴請群臣,自然少不了作詩。限於篇幅,所作的詩篇這裡就不再引用。宋代延續了這個習俗,同時還規定重陽節這一天放假。
這大概就是古人過重陽節的基本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