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在中國圖畫書里,遇見一個中國式的童年。
在許多人的慣性思維里,桃花源是成人世界的寄寓與超脫,是對現實世界的逃離與開拓,卻不想,在這裡,它同樣可以容納更廣闊和更天真的想像。一個小小的側身,那個端莊又嚴肅的桃花源,就擁有了童趣童心。
今天的夜讀,將帶你進入畫家熊亮和他從《桃花源記》及中國傳統典籍中「生長」出來的東方奇幻世界。
誤入桃花源
金 瑩 | 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歸隱田園的陶淵明寫下一篇《桃花源記》,從此開啟後世對這方「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境的無限想像,在此後的千百年里,桃花源不僅僅是「不知魏晉」的躲避戰亂之地,也寄寓了中國文人的諸多期待和想像。
由蔡皋繪、松居直改編、唐亞明翻譯的圖畫書《桃花源的故事》,是一部經典之作。湖南畫家蔡皋再現了那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人的生命節奏與自然渾然一體的世界。
熊亮的繪本文學作品《遊俠小木客》,便是從「桃花源」開始的。
當時間已經倏忽過去1599年,小羽來到武陵小鎮的爺爺奶奶家過暑假。這個在大城市裡長大的女孩,對鄉野的一切都有一種天然的好奇,尤其是那片被大人「絕對絕對禁止進入」的森林。
於是,沿著一些不知從何處飄落的桃花瓣,她經歷重重挑戰,來到木客村,來到桃花湖,來到涸澤國,遇見了森林中的精靈木客,遇見了造雲師,遇到了梅雨怪,遇見了山魁和林魁,遇見了菌人,遇見了那個豐懋而迷人的東方奇幻世界。
哪個孩子不在成長的年紀里幻想過一場奇遇?在不為人知時開展一場屬於自己的冒險,在與現實接壤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異域裡,成為另一個哈利·波特?
如果說,西方魔法世界的入口隱藏在午夜的車站,那麼,這個經由飄灑的桃花瓣指出的異世界的入口,便具有十足的東方意味。
《遊俠小木客》令我驚喜之處在於,在閱讀這部作品之前,我並沒有把桃花源與孩子對未知和的好奇聯繫在一起。在我的慣性思維里,桃花源是成人世界的寄寓與超脫,是對現實世界的逃離與開拓,卻不想,在這裡,它同樣可以容納更廣闊和更天真的想像。一個小小的側身,那個端莊又嚴肅的桃花源,就擁有了童趣童心。它就這麼自然地與兒童的現實生活和好奇心連接在了一起。
小羽遇見的木客世界,擁有令孩子們嘆為觀止的豐富想像。在那裡,各種天馬行空的稱呼,關乎風、雲、水、火,關乎小小的動物和植物,關乎擁有各種神奇力量的精靈,關乎自然的神秘力量,關乎有著東方血脈的傳奇和神話。
它們不是空穴來風,一直潛伏在我們的血脈之下,只是在太漫長且遼遠的時空里被暫時地遺忘了。愛惜傳統文化的人,從一個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里,自然而然便能體會到這些想像的來處:《莊子》《九歌》《太平廣記》……
「平樂縣西七十里,有榮山,上多有木客。形似小兒,歌哭衣裳,不異於人。而伏狀隱現不測。宿至精巧。時市易作器,與人無別。就人換物亦不計其值。」創作於晉時的《湘州記》,在21世紀有了水墨畫成的形體。東皇太一、命運神、雲中君、樹神、雷神、 雨師、湖神……招神儀式里的各種神明,是屈原《九歌》中反覆提及的名字。
那些對現代讀者而言浩如煙海又艱澀繁複的古代典籍里,其實潛藏著我們的祖先最初想像和認識世界的方式,那是一種純正的東方想像。
如今,熊亮在他如煙如雲、似幻似真的水墨畫中,構建起了一個有著東方血脈的奇想世界。
(文中圖片由出版社提供)
新媒體編輯:金瑩
夏季文創嗨
文學報夏季文創 已上線微店
文學照亮生活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