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上,會做的題不能有萬一,粗心什麼的統統不能容忍,一定要拿滿分。
那不會做的題呢?
眼睜睜看著分數流走麼?不,絕對不允許,就算是垂死也要掙扎著蹦躂!高考多拿一分,排名擠掉千人這種事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們要在高考前想好一切應對措施,高考時遇到各種情況才不至於驚慌失措,才能爭取多拿分!
不管你考前準備的如何充分,高考考場上,真正較量的已經是心態。遇到不會做的題,一般都會有壓力,情緒緊張。此時冷靜下來,先別自己嚇自己。
有不會做的題不是很正常麼,緊張只會讓自己失去判斷的能力。而且大家注意到沒有,一緊張不僅容易出錯,時間還比想像中過得要快。自己以為才思考了一兩分鐘,其實慌慌忙忙的已經過了十分鐘。一看錶,媽呀更緊張了,於是只好放棄。
考了這麼多年的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處理緊張情緒調整心態的辦法,但要是你還無法處理好,說明自己的方法不管用。今天講幾個怎麼在考場調整情緒的方法,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直面緊張,解決問題
按照常理,我應該勸大家握緊拳頭對自己說,我不緊張我一點都不緊張。我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反正對我沒用,就像硬要用紙包住火一樣,欲蓋彌彰。情緒需要發泄,考場上爭分奪秒,與其花時間安慰著自己,不如承認事實。就是不會做就是很緊張,就讓自己順利發個抖唄,幾秒就抖完了,抖完會發現,也沒什麼好緊張的。就好像發火一樣,火氣發完也就幾秒的事,壓著火可能幾天心裡都不舒服。
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直面緊張,才能克服緊張!
放空情緒,一心考試
每次考試,我會有意識訓練自己,這是在考試,考完了你可以緊張可以大哭,但考試這兩個小時什麼都不許想,只一心一意考試就好。做題都沒時間好麼,哪有時間緊張。
有任何情緒都直接忽略,就好像自己是在執行任務的代碼一樣,考試無非是把自己會做的拿滿分,不會做的拚命多拿分。看到簡單的題,不高興也就沒有粗心的可能,看到不會做的題,先想到的不是緊張傷心,也就能全力以赴。
用好緊張情緒,或許超常發揮
緊張即是壓力,利用好了,壓力就是動力。怎麼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個人覺得一定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這一點好像和第二點有矛盾,但高考不是兒戲,誰也不想再來一次,總是要想辦法做到最好。大腦在這麼多年的考試訓練中,已經練就一個能力,大腦運行無誤的話,考試時的自己就像一個有不同開關的機器,按需要轉換各種狀態。
高考前僅剩的這幾天,不需要想太多,高考,也不需要想太多。一張卷子,你要做的就是把裡面的分數一分一分拿下。這和打機的時候不是很像麼,一關一關的闖下去,一級一級的升上去。為什麼電腦運行這麼高效還鮮少出錯?因為每條程序只按部就班執行自己的任務就好了。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
隨機應變,忽略形式
先易後難,先把能拿的分拿下從來都是重點。不提倡死磕,要學會變通。高考看的是總分,沒人關心你是哪道題得了分哪道題失了分。像數學最後一道大題最後兩小結這種高難度,見好就收吧,把會做的步驟寫完就好,不糾結了自然也就可以從容面對了。
會做的,要拿滿分。不會做的,想辦法,什麼技巧有用就用什麼技巧。實在不行的,回去檢查!但是記得改答案一定要確認又確認,別衝動。
選擇題的常見解題方法
(1)別眼瞎法
千萬別眼瞎,要你選對的你選錯的,要你選錯的你選對的,484傻!填空題也一樣,叫你寫序號就寫序號,叫你寫選項就寫選項。總之,擦亮眼睛,看清楚題目再答題好麼……
(2)淘汰排除法
排除法是根據已經掌握的概念、原理、規律,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通過尋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確的選項),將其逐一排除,從而獲得正確答案。此法多用於單項選擇題,更適合於基礎較弱的考生。
(3)比較篩選法
選擇題四個選項常常存在對比關係,通過對比後,一般都可以將與題目要求不相符的分步篩選掉,以求得正確答案。對提供的備選答案彼此相似的題目宜用此法。如果出現一些未知的知識或者選項,可先對比分析已知的知識,推導出未知的知識,進而作出判斷。
(4)特例反駁法
在解選擇題時,當碰到一些似是而非並且迷惑性極強的選項時,直接運用課本有關概念往往難以辨清是非,而藉助已掌握的一些知識特例或列舉反面特例(反例)進行反駁,逐一消除干擾項,從而快速獲取正確答案的一種選擇技巧。列舉特例或反例也是一種重要的論證方法,其中構造反例更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有效手段。這種技巧適用於從正面獲取答案有困難的一類選擇題。
(5)綜合分析法
對於不易直接判斷出正確答案的選擇題,常需要進行細緻分析,嚴謹推理判斷後才能得出正確答案,解答覆雜的選擇題多用此法。此法更適合於基礎較強的學生。
解選擇題基本策略:「穩、細、活、准」
「穩」就是不要慌張,不要急躁,心態要穩,避免忙中出錯。
「細」就是要「細緻」,審題要細,切勿漏看條件,提倡「兩遍讀題」:第一遍快速閱讀,抓關鍵詞;第二遍放慢速度,縮小範圍找到突破口。
「活」就是解題時方法要靈活,面對四個選項,要揚長避短,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技巧,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准」就是要準確。在選擇題中涉及到「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錯誤的是」的試題很普遍,要看準題目要求,切勿答非所問,選准正確選項。
選項中的錯誤分為「知識錯誤」和「邏輯錯誤」、「表述錯誤」,其中「知識錯誤」是不可原諒的錯誤,應肯定是錯誤的選項;「邏輯錯誤」、「表述錯誤」的迷惑性較大,有些選項本身的敘述雖是正確的,但與題干要求無關,也應是錯誤的。
規範答題會增加得分點,考卷不留白
省實驗中學優秀教師王金星:物理試題的答案對答出要點的要求很高。「答題時要抓住要點,條理清晰。」對有把握的題目,答題應簡明扼要,讓評卷老師一目了然,如文字說明、定律、定理、符號含義、原始公式、表達式、結果、單位等不要遺漏。
對於大題(如計算題、證明題)以及自己把握不大的題目,則可儘量做到步驟詳細。因為高考改卷是分步給分的,考生的每一個步驟都可能包含著得分點。對不會做的難題儘量不留空,想辦法化整為零,能做一步做一步,爭取得步驟分。
對題干中的信息能抄則抄,在題目中找突破
資深高級教師楊老師:從歷屆考生的考試情況來看,理綜答題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很多同學因為時間安排不合理而不能答完試題」。例如,有的同學習慣按試題編排順序做題,這樣的話,選擇題21個,約占45分鐘,非選擇題10個,約占105分鐘,注意有所加減;最後2個生物題,必須留夠20分鐘左右時間,遇到難題繞過去,不要糾纏費時。
「做生物兩道大題時,可以通過審題,前後找答案。」楊老師說了一個做題技巧,對題干中的信息能「抄」則「抄」、能套則套,或者用教材上的原話回答,這樣可確保規範正確。
理性對待不會的題目,檢查也很重要
從結果上講,會做的沒做對和不會做的沒做對是一樣的,都沒拿到分。所以,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味只看不會做的,高考這場考試可不需要為錯題本做貢獻,保證會做的拿滿分才是高考的重點難點!
一張試卷不可能每次每道題都會做。做好遇到不會的題目心理準備後,就決定把試卷後面的題目先做做。把會做的先做,把會做的題目分數先拿到手。
最後呢,做題目的過程也是思維知識點運用的過程。通過把後面的簡單題做完後。心理上會有些優勢,反正會做的都做了。不會有遺憾。現在的任務是把那些不會的解決掉,解決多少都是賺的。
思維上,學生解題會更靈活些,或許學生就可以做出來那些你之前不會的題。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果老師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