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資訊 | 驚艷世界的大興機場,令人稱奇的魔幻空間

2019-09-28   杭州象內創意設計


超魔幻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2019年6月30日完美竣工,

前天2019年9月25日11時28分正式宣布投運!

下午16時23分,國內7家不同航空公司的七架飛機依次起飛。

這座歷經5年建設

耗資近800億元人民幣的機場

將是全球最大的空港之一

預計幾年後它也會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之列


| 全球唯一"雙進雙出"的航站樓 |

垂直空間利用的最大化:

將國際和國內的旅客功能

採取雙層到港和雙層出發與之呼應,

並在航站樓內垂直疊加

這不僅有效降低了航站樓的占地面積

也提高了中轉等各項流程的連續性


| 室內空間:不僅是魔幻 |

走進航站樓內部,

室內色調主要以白色為主,

為了讓陽光灑滿整個機場,

航站樓一共使用了12800塊玻璃

白天室內幾乎不需要照明燈光。



線性的天窗網格除了引入充足自然光

還可以起到交通導視的作用

以引導遊客去往相應的登機口


航站樓長達100多米的結構跨度

在為機場提供寬敞公共空間的同時

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未來配置調整的空間靈活度需求



| 世界施工技術難度最高的航站樓 |

大興機場結構複雜、空間跨度大

航站樓區南北長約 1753 米,東西寬約 1591 米

要讓這個靈動的龐然大物落地,

可謂困難重重。


大興國際機場有另我們驕傲的「一唯四最」,成為北京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標誌。

一唯:全球唯一一座"雙進雙出"的航站樓。

四最:世界規模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世界施工技術難度最高的航站樓、世界最大的採用隔震支座的機場航站樓、世界最大的無結構縫一體化航站樓。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拍 人民網



| 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 |

大興國際機場向機場腹地伸出5條指廊

形似金色鳳凰的航站樓

占地140萬平方米

相當於63個天安門廣場的大小

僅屋頂投影面積就相當於2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它超過杜拜世界中心

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三國際機場

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樓



| 「五指廊」設計消化巨大客運量 |

之所以建得這麼大,

是因為這座機場年規劃客運量達4500萬人次,

到2025年,更可實現7200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此外,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發展速度

大興國際機場最終將會實現

1億旅客外加400萬噸貨物的年吞吐量!


圍繞主航站樓中心,

呈放射狀、依次排開的五根指廊,

這是旅客通過安檢後休息及登機的地方。

大興機場「五指廊」設計

縮短了乘客步行時間。

從出發層到最遠登機口只有600m,

僅需步行8分鐘!

(圖左為首都機場T3航站樓設計圖,右為大興機場設計圖 圖源:王曉群《五個機場航站樓的放射構型設計》)


在五個指廊末端,

還藏有讓人很驚喜的「彩蛋」:

絲園、茶園、瓷園、田園、中國園

5個主題露天庭院

中國味十足。

Hufton+Crow

首先主航站樓就很難造,

僅這個巨大的穹頂,

63400根鋼結構焊接而成

達到了5.5萬噸

相當於半個鳥巢的用鋼量。

而且這麼重的穹頂由不規則曲面組成

僅靠8組C型柱、12組支撐筒

及四周的幕牆結構支撐起來

形成幾乎無柱的巨大中廳

建設者們需嚴格控制組成穹頂的

63400根鋼構件的焊接精度,

使之誤差不超過2毫米

否則一旦構件的受力模型發生變化

就可能發生連鎖反應

巨大的新航站樓擁有世界最大的屋頂面積

18萬平方米

整個航站樓一共使用了12800塊玻璃

其中屋頂玻璃8000多塊。

由12300個球形節點

和超過60000根杆件組成的巨大屋頂

被設計成一個自由曲面

每一個杆件和球形節點的連接

都被三維坐標鎖定成唯一的位置

因此組成屋頂的8000塊玻璃沒有兩塊是一樣的

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 全球最大單體隔震建築——抗八級地震 |

在航站樓的正下方

首次高鐵下穿航站樓,完全實現零換乘聚集著高鐵、地鐵和地鐵站地下有六條軌道橫貫整個機場航站樓距離高鐵的垂直距離僅為11米當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通過510米長的「高鐵隧道」時將會產生較強的振動和較大的風壓為了機場安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採用了層間隔震技術這項技術目前是國內首創在航站樓首層板下設置了隔震支座將航站樓首層和地下一層完全隔開既隔震又不影響地下層的使用


採用隔震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其與地鐵

城鐵等軌道交通對接時的振動問題

更使得它的結構安全性大大提高

從使用的隔震彈性滑板支座來看

無論是體量還是單個支座的噸位都創下國內之最

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隔震建築!

抗震設防烈度達8級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在建國70周年投入使用

什麼時候去北京大興來個打卡首飛吧



註: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