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心靈去度假,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內容。東北地區泛指的是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以及內蒙古東四盟構成的區域,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有1.2億。東北地區有四個大城市,分別為遼寧、哈爾濱、長春和大連,這四個城市的機場也是東北最大和旅客量最多的四個機場。
如果論面積的話,東北最大的機場應該是瀋陽的桃仙國際機場,它是一個4E級民用國際機場,中國一級幹線機場以及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1989年正式通航。航站樓建築面積24.8萬平方米,跑道長3200米,有停機位47個,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
論個數的話,大連除了有1972年就通航的周水子國際機場外,目前正在建設金州灣國際機場,到時候,大連將成為東北地區同時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論歷史,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最老,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現機場於2005年正式通航,2019年旅客吞吐量1393.4969萬人次,位居中國第30位。
但是論旅客吞吐量,哈爾濱的太平國際機場是東北地區最多的,2019年旅客吞吐量2077.9745萬人次,全國排名第21位,但是已經連續4年位居東北地區機場的首位。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是一個4E級民用國際機場,中國的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也是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航站建築面積13.52萬平方米,設民航機位59個。那麼,哈爾濱機場為什麼能在東北四大機場中最繁忙呢?
一方面,哈爾濱機場的航線多、通航城市多,航線183條,通航城市達到了97個,而瀋陽機場航線149條,通航城市91個,長春機場航線150條,通航城市73個,大連機場航線146條,通航城市88個。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通航的航線及城市是動態的,僅能作為一個大概的參考。
其次是哈爾濱機場的國際航線多,有53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這裡運營,不僅輻射了國內重要城市,還通向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哈爾濱在國內雖然是邊緣城市,地理位置較為偏遠,但卻是東北亞區域的中心城市,離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都很近,是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也正是因為國際航班的增加,使得哈爾濱機場客流量由一千萬級增加到了兩千萬。
另一方面,哈爾濱是冬季旅遊的熱門城市,由於緯度高,這裡的冬天大雪紛飛、積雪深厚,是國際冰雪文化名城,有「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稱,很多國內外的遊客慕名前來,自然就增加了旅客吞吐量。
哈爾濱機場成為了東北最繁忙的機場,也是東北地區繼大連和瀋陽機場後國家正式批覆的三座「門戶機場」,在2019年共帶來622億元的經濟收入,直接帶動當地就業約12萬人。如今,哈爾濱機場正在進行二期擴建,到時候,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按照規劃,哈爾濱機場到2030年旅客吞吐量將要達到6500萬人次,志在建設成為輻射東北亞、連通美歐的國際航空樞紐。
你對哈爾濱機場未來的發展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