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疲軟期,抓住可轉債「可固定可靈活」的收益…

2019-11-22     炒股跟Z走

今年以來截至11月20日,滬深兩市再融資規模(包括增發、可轉債、配股和優先股)為1.0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1%。其中,可轉債發行規模大幅提升,同比增近三倍。

可轉債兼顧股票和債券的特點,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品種。然而,由於市場容量相對較小,且條款設置比較複雜,分析研究門檻較高,投資者對可轉債的關注度並不高。近年來,隨著發行節奏加快,市場容量持續擴大,疊加行情表現優異,可轉債正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近年來轉債市場持續擴容,豐富的轉債標的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超額收益機會。

可轉債成為重要「勝負手」

截至11月18日,今年以來可轉債指數上漲20.33%,不僅遠高於同期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0.69%的漲幅,還明顯跑贏中證500指數17.38%的表現。可以說,今年是否配置可轉債,將決定投資者的收益高低,成為今年投資的關鍵「勝負手」。

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快速飆升並帶動整體物價大幅上漲,10月CPI同比增速高達3.8%,根據高頻數據及基數計算,明年1月CPI可能進一步提高至5.0%以上,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在此影響下,可轉債市場出現了較大的調整,債性指標(到期收益率)和股性指標(轉股溢價率)均有所改善,反而能有更好的配置價值。

如果說今年以來的轉債大漲,更多是極度悲觀情緒的修復,那麼未來市場的表現,或將來源於政策的友好。一方面,近期央行先後降低1年期MLF和7天逆回購利率,在豬肉價格引發CPI高漲的背景下,釋放了較強的流動性寬鬆信號。另一方面,國常會決定健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釋放「穩增長」的明確態度。

在這樣的政策組合下,股市有望受益於「盈利企穩」,債市有望受益於「流動性寬鬆」,兼具股票和債券特點的可轉債,或將再次迎來良好的投資機遇。

可轉債打新受青睞

現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轉債受到了投資者的強烈追捧,先看幾家公司的轉債價格,據東方財富網的數據顯示,金能科技股價10.27元,轉股價11.55元,轉債的轉股價值88.92元,但轉債的價格卻高達103.4元;浦發銀行轉債的轉股價值僅有81.26元,但轉債價格卻高達104.84元。在數百家的可轉債中,只有大業轉債、永鼎轉債等24家轉債的價格低於100元,而且它們都是股價距離轉股價格非常遙遠的公司。這就是說,投資者如果申購剛剛發行的新可轉債,由於它們的股價不可能較轉股價低出太多,所以打新債幾乎沒有任何風險,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整體來看,可轉債具備「進可攻、退可守」的良好特性,今年以來為投資者帶來了良好的回報,近期的調整反而提升了性價比,在政策呵護下有望獲得良好的回報。由於可轉債投資對專業能力要求較高,對可轉債機會感興趣的普通投資者,可選擇相關基金加以配置。從過往歷史看,可轉債基金年化收益率較高,且回撤幅度遠小於偏股基金,牛市可攻、熊市能守的特徵使投資者能獲得更好的投資體驗。Wind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5年6月的牛市行情中,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凈值漲幅中位數大概為137%,而轉債基金凈值漲幅中位數接近160%;而在2018年,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凈值跌幅中位數為-24%,而轉債基金凈值跌幅中位數僅為-8%。

總結

2019年幾乎是轉債歷史上最好的一年,儘管擴容後的可轉債市場相比權益市場仍是小眾品種,但對於固定收益投資者來說,轉債已經具備大類資產特性。日前發布的上市公司再融資徵求意見稿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再融資的供需兩端進行了鬆綁,定增市場或將加速回暖,這對於轉債發行可能形成擠出效應。有觀點稱,未來可轉債新券發行上市速度或低於預期,短期內轉債存量市場的估值可能出現提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em7kW4BMH2_cNUglqa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