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渣吼,我系軲田落,我四渣渣輝,探挽懶月,介四里妹有挽過的船新版本,擠需體驗三番鍾,里造會幹我一樣,愛象介款遊戲。」
憑著魔性的普通話發音,簡單粗暴的廣告詞,這款畫風原始的頁游霸占了我們過去一年的電腦彈窗廣告。你有沒有被這些廣告詞洗腦?
幾位影帝級的「老戲骨」穿著奇葩的衣服,拿著誇張的道具,大吼「系兄弟就砍我」!
視覺、聽覺被連續暴擊的網友快瘋了:「請問怎樣屏蔽古天樂,孫紅雷,陳小春和張家輝這四個傳奇玩家?」
如今,張家輝已經退出了貪玩藍月的合作代言,但最近「張家輝申請渣渣輝商標」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張家輝申請了「渣渣輝」全類商標,保護項目涵蓋機器部件、遊戲、玩具、食品、服飾,甚至「母嬰用品」也沒放過。
又將「大渣吼,我系渣渣輝,有商標的那種」推到了話題中心,大家再次回味起了香港藝人說香港普通話的好玩。
香港藝人說普通話到底有多好玩呢?
就是連老婆罵都不怕還要吐槽的那種,張晉曾一邊吃火鍋一邊用重慶話說「天不怕地不怕,斗怕(就怕)蔡少芬說普通話」,說完後他自己都哈哈大笑。
面對老公的吐槽,蔡少芬在微博上霸氣回應:「看來有人命不久巳」,並配上憤怒的表情包。就連回應,她也把「命不久矣」,寫成「命不久巳」,笑翻了大片網友。
蔡少芬的「港普」有多難聽懂?網友們調侃說,聽娘娘說普通話就像是做港普聽力十級測試。
在拍《甄嬛傳》時,導演就曾在節目中吐槽她的普通話:「一個詞兒也聽不懂。」
就連跟蔡少芬有多場對手戲的「皇上」陳建斌也吐槽:「蔡少芬說台詞,導演就在旁邊拿著個劇本一邊看,因為完全聽不懂。」
曾經蔡少芬就把自己的名字叫成「叉燒芬」。
雖然在《甄嬛傳》中飾演的是心思狠毒的「烏拉拉拉氏已叟」皇后,但是在生活中人家是一位「不脫不脫」的好人,「不脫不脫」的普通話翻譯是「不折不扣」,完全沒毛病。
有人問張晉:為什麼不教娘娘說普通話?
張晉回應,之所以不去教,就是覺得這樣講話很有意思。
多有意思呢?一些港星只要他們一說普通話,就讓人忍不住想笑,簡直有毒。
香港普通話「燙嘴」的藝人,還有號稱自己普通話一級棒的王嘉爾。 來到西安,就想看看「唇齒王」,「循始王」,秦始皇聽了都坐不住。
有八隻腳的「八爪魚」叫「白找魚」,嚇得買菜大爺慌了,以為這小伙長得眉清目秀、穿得體體面面咋就想「空手拿魚」,還要拿個八腳的。
對著女神張柏芝表白,脫口而出「我只打你,捅你一個」。
嚇的張柏芝花容失色,他打我沒關係,他還要捅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才能釀成這樣的血案啊。
這些藝人只是「港普」的後起之秀,比如我們熟悉的骨天咯、渣渣輝、陳咬春……他們才是港普的前輩。
早年古天樂代言輪胎拍了一支廣告,由此留下了一段神級港普:「幾要幻想新胎髮的杰倫棱胎」,「想傑棱,孿胎棱……」
其實,古天樂真正的台詞是:「只要換上新開發的節能輪胎」,「想節能,輪胎能」。
有次古天樂參加車展,主持人問他:你現在看到這台車有什麼感想?」
古天樂:「我現在就想炸死(駕駛)它。」
汽車廠商此刻懵逼黑臉:我造的車多大仇多大怨,現在就要被你炸死???
「渣渣輝」走紅網絡後,接受媒體採訪談到對於「渣渣輝」這個梗是什麼感受時,張家輝回應又可愛又搞笑。
他說:「大家好,我系……誒,算了吧,我系要縮什麼啊。我就一級不縮,一級不縮,你們縮的很開心,我揍不縮了。我雞道傑哥事情已經發生了,所以我揍不縮了。」
站在旁邊的劉青雲此刻已經笑得不行。張家輝又接著說:「我覺得大家其實應該要原諒我們說的不好,因為其實我們都很努力了。」
就像張家輝說的,其實他真的已經很努力了,可還是說不好。前段時間,吳鎮宇、古天樂和張家輝一同接受採訪,結果「普通話」切換「粵語」一直失敗,頻頻被古仔提醒:講廣東話!
採訪視頻里,吳鎮宇的粵語切換失敗在古仔和渣渣輝面前,像極了在炫技。這粵語是燙嘴嗎?還有一旁提醒的古仔仿佛找到了語言上的優越感。張家輝投去羨慕的眼神並默默不敢說話···
在魯豫有約一日行中,張家輝大方地談及因為「貪玩藍月」這款遊戲廣告的莫名火爆,連帶著普通話成為全網吐槽對象的話題,他委屈的表示:「現在整個中國都在笑我……」
視頻開始,張家輝先上了兩句經典台詞:「裝備回搜沒所謂,是兄弟就來啃我」
直接讓魯豫笑開了嘴,把自己也逗樂了。
談及為什麼能把台詞背這麼熟,他說:
怎麼「啃」的?「渣渣輝」示範了一下:
張家輝表示,這廣告他看得都煩了,已經終止合作。
到底為什麼會把「張家輝」說成「渣渣輝」?張家輝解釋道:「那天我感冒了,累得要死,他們拍完廣告,又要我拍這個,於是就成了這麼個效果,為什麼這麼火,其實我也不明白。」
最後還補充說:「如果大家覺得這樣叫親切的話,我覺得無所謂的。」
那麼,為啥香港人說普通話就這麼困難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香港話就是粵語。但實際上,香港話並不等於粵語,而是洋氣了的粵語,還有專門稱呼——香港粵語or港式中文。
在清政府閉國鎖國時期,香港還是個窮得沒什麼人的地方,生活在那裡的人主要是廣府人和客家人,說的是粵語和客家話。
1842年,鴉片戰爭戰敗,香港開始被迫成為英國向內陸運輸商品的通商口岸。因為貿易往來,大批廣州人到香港生活。到清末,廣府人成為香港的最大群體,粵語自然也就成了香港的主要語言。慢慢的,粵語也開始用於書面寫作,1905年,鄭貫公創辦的《有所謂報》第一次提倡可以用粵語寫文章。再時代變遷,港式粵語也還是占有了絕對的主流地位。
粵語文章
而香港人說不好普通話,究其原因,主要有六點:
一、音調。香港話有九個聲調,普通話只有四聲。香港人說普通話,很容易說成香港話的調調,聽起來就……很怪。比如香港人說這句話音調是:我不(一聲)是(一聲)這(二聲)個(一聲)意思。
二、沒有翹舌zh、ch、sh和不分n、l,所以香港人的平翹舌、邊鼻音和四川人不相上下。普通話為翹舌的,粵語音標是平舌,如二世祖的世(shi),粵語音標是sei。發鼻音的奶,粵語音標註的是lai。
調查顯示,88%的香港人都不能正確分清平翹舌
三、沒有j、q、x 。香港話里的j、q、x分別讀成g、k、h,所以香港人說帶jqx的普通話也容易直接讀成gkh,比如奇怪讀成kei怪,嬉戲是hei hei,江讀成gong,起念hei。
四、jqx和zcs不分。經典例子:看戲說成看似;發工資讀花公雞。
五、沒有r音,把r讀成零聲母。比如,容貌讀成庸貌,染病讀成眼病。
六、香港話和普通話的詞差別很大。一些香港話里的詞普通話里沒有,如阿sir、氣袋(長跑運動員的俗稱)。
簡單來說,粵語在發音、句子結構及語法上和普通話有較大區別,香港人講普通話難主要體現在聲母的發音上,比如zh,ch,sh,因為在粵語裡找不到相對應的音調。
另外,平翹舌和捲舌音、舌面音、兒化音、前後鼻音的變化等等,很多香港人搞不清。
而且,粵語和普通話發聲時,嘴部的肌肉運動是不同的。從小講粵語長大的香港人,很難去改變長期以來的發聲習慣。
綜上,「大渣吼,我系渣渣輝」就是這麼發展來的,有趣的「港式普通話」就是這麼獨樹一幟的。
張家輝變成「渣渣輝」並爆火,雖說被網友頻繁調侃,但其實包含著我們對香港藝人的喜愛、香港話的認可。
當初,在《聲臨其境》節目裡,尹正致敬張國榮《風繼續吹》,一口標準的港式粵語也是衝擊了無數人的荷爾蒙——女生覺得戳中少女心,男生覺得看到了張國榮般一如往昔再難見到的標緻的「英氣」。
我們笑話「港普」是因為熱愛,是因為有趣,也感激港普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笑聲。
如今,越來越多的香港藝人進軍大陸發展,兩種口音彼此交融,也在潛移默化中推進了香港藝人努力學習普通話,讓娛樂圈更加豐富,更加包容。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圈外觀察室】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