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和武漢來杭的親戚聊天了,結果那個親戚目前是疑似病例!父親會感染嗎?10個諮詢案例教你自查

2020-01-28     餘杭晨報

我父親和武漢回來的親戚面對面聊天了,他會不會感染病毒?我有點鼻塞發熱,我要去醫院做檢查嗎?

1月25日,為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全科醫學團隊利用「邵逸夫網際網路醫院」平台,在全省率先為廣大群眾提供免費線上網絡問診服務。截至1月28日中午,邵逸夫醫院全科醫學團隊上線近30位全科醫生,累計為2000多人提供線上免費醫療諮詢服務。

「大年初一、初二,諮詢量特別大,每位醫生都忙到停不下來,最多的一位醫生一天諮詢量能達到100多個。」邵逸夫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陳麗英告訴記者,隨著各大線上專項問診平台的開放,大年初三諮詢量開始趨於緩和。

記者了解到,邵逸夫醫院此次針對新冠肺炎免費線上問診,諮詢內容主要集中在四大類:

一類是從武漢回來或有武漢接觸史,且伴有發熱咳嗽等症狀人群對如何診治的諮詢,醫生建議一定要前往專門醫院進行診治,且詳細告知如何在途中做好防護與隔離;

一類是有武漢接觸史但沒有任何症狀的人群對如何居家隔離的諮詢,針對這些人群,醫生建議嚴格居家隔離,比如分開房間生活、飲食,並進行相應的宣教;

一類是沒有明確接觸史的普通百姓伴有發熱咳嗽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對如何防護疫情的諮詢,針對這類人群醫生建議不一定要去醫院,一定要恰當用藥,多喝水、勤洗手;

一類是沒有接觸史但表現為頭痛乏力噁心嘔吐等症狀的人群諮詢是否為新冠肺炎,醫生會建議繼續留意觀察。

陳麗英主任告訴記者,邵逸夫醫院全科團隊將會持續開展免費線上諮詢,直到疫情結束。

針對大家關心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在線諮詢內容,邵醫全科團隊篩選出10個真實典型諮詢案例,幫助大家進行自我對照並甄別。

第一類無武漢地區居住、旅遊史未接觸武漢相關人員

案例一:上呼吸道症狀無發熱

患者男,經商個體戶,33歲,鼻塞、咽部不適3天,無明顯發熱,無胸悶氣促,症狀無加重趨勢。本人及家屬均未前往武漢,未接觸武漢歸來人員。現擔心是否感染病毒,是否需要前往醫院就診?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目前考慮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輕微症狀可以不用藥物。現可居家繼續觀察,監測體溫,注意手衛生,多飲水,多休息。若後續出現發熱或不適症狀加重時,再考慮前往醫院就診。

案例二:上呼吸道症狀伴發熱

患者女,25歲,持續低熱2天,體溫最高37.6℃,鼻塞伴噴嚏,伴四肢乏力酸脹感,家屬前幾日有感冒史,現已好轉。本人及家屬均未前往武漢,未接觸武漢歸來人員。現擔心是否感染病毒,是否需要服藥,是否需要前往醫院就診?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目前考慮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建議繼續在家監測體溫,可適當服用治療感冒的中成藥,注意手衛生,多飲水,休息為主。若體溫持續不退或不適症狀加重,再考慮前往醫院就診。

案例三:發熱後有藥物使用史

患者女,45歲,昨起開始發熱,體溫在37.5℃左右徘徊,偶有咳嗽,咳痰,無其他不適。今下午自行服用頭孢及退燒藥後體溫降至正常。本人及家屬均未前往武漢,未接觸武漢歸來人員。是否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否需繼續服藥,是否需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目前暫不考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建議停用頭孢及抗感冒退熱藥,注意手衛生,多飲水,適當服抗感冒藥,繼續在家監測體溫,若體溫繼續升高,可按需適量服用退熱藥。若體溫反覆升高,不適症狀加重,再考慮前往醫院就診。

案例四:解稀便、頭痛及發熱

患者男,55歲,今日午餐後解黃色稀便1次,伴全身酸脹感,稍有頭痛不適,疼痛不劇,自測體溫37.8℃。本人及家屬均未前往武漢,未接觸武漢歸來人員。是否感染病毒,是否需要服藥,是否需要前往醫院就診?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目前暫不考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胃腸道及頭痛症狀為首發的病例較少,若後續出現腹瀉加重,體溫升高或頭痛症狀加重趨勢,需前往醫院排查。腹瀉病人需注意飲食衛生,儘量進食稀飯麵條類易消化食物,多補充水分,若體溫升高,適當服抗炎藥物,以居家休息為主,建議監測體溫變化及大便情況,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案例五:感染甲流/乙流

患者女,50歲,咳嗽乏力1天,稍伴胸悶氣促,自測體溫38.2℃,已前往當地醫院就診,查咽拭子提示甲型流感病毒陽性,現已服用奧司他韋膠囊及退熱藥,目前一般情況尚可。本人及家屬均未前往武漢,未接觸武漢歸來人員。是否會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是否需立即前往醫院檢查治療?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目前已確診甲型流感病毒陽性,需繼續服用奧司他韋膠囊抗病毒藥物。若有體溫升高,可適當服用抗感冒退熱藥。以居家隔離為主,減少與家人親密接觸,條件允許時,儘量單獨居住或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建議監測體溫變化,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若體溫持續不退或不適症狀加重,再考慮前往醫院就診。

案例六:曾前往密集人群

患者女,24歲,21號前往四季青服裝市場,22號前往大型商場。現已咳嗽,鼻塞,流清涕3天,自覺稍有胸痛,無明顯發熱。本人及家屬均未前往武漢,未接觸武漢歸來人員。是否需前往醫院進一步檢查?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不能完全排除你是否有接觸相關新型肺炎病毒感染者。現在你症狀較輕,建議居家隔離休息為主,監測體溫變化,繼續觀察病情發展。若出現發熱或症狀加重,再考慮前往醫院就診。

第二類有武漢旅遊史、居住史或武漢歸來人員接觸史

案例七:有可疑接觸史但無症狀出現

患者女,21歲,昨日我父親與一從武漢回來親戚面對面交流1~2分鐘,親戚現在為疑似病例。現在我與父母親3人均無不適症狀,是否需立即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目前你父親有密切接觸史但無異常症狀出現。建議你們全家需居家隔離至少2周,在家期間建議戴口罩交流,條件允許時,儘量單獨居住或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多休息,多飲水,注意手衛生和常用物品衛生消毒。若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症狀,需馬上前往醫院就診。

案例八:有可疑接觸史且出現症狀

患者男,24歲,昨日與武漢回來親戚握手,並有近距離交談。今晨出現咽痛不適,伴體溫升高,自測體溫37.4~38℃。自行服用頭孢類消炎藥物。是否需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與接觸史特點。目前考慮有可疑接觸史,且已經出現症狀,需立即前往當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外出就診時需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案例九:潛伏期具有傳染性

患者女,交警,30歲,在執勤高速口上碰到從武漢回來的一家三口,其中母親有發熱,父親與小孩體溫正常。3人被120接走,經醫院檢測3人均為陰性。目前本人無症狀,請問他們一家三口是否可以完全排除攜帶病毒,在病毒潛伏期能否測出病毒。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及接觸史特點。該一家三口檢測陰性,基本排除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感染,但也存在假陰性情況。建議你可跟蹤這家人的病情發展,目前你無異常症狀出現,但也建議你居家休息,適當隔離,若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症狀,需前往醫院就診。若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在潛伏期是具有傳染性的,在該階段可以檢測出病毒。

案例十:武漢地區短期居住史

患者男,37歲,1月20日曾在武漢某旅館停留一日,後回山東老家,目前無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請問是否需要隔離,是否需前往醫院就診?

諮詢建議:結合你提供的病情症狀與接觸史特點。現在需繼續居家隔離2周以上,避免與家人親密接觸,條件允許時,儘量單獨居住或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若出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症狀,需立即前往當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外出就診時需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前往。

劃重點——

一.屬於下面情形的,請先居家隔離。

沒有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基礎疾病;體溫38℃以下;沒有明顯氣短、呼吸困難;症狀出現前14天沒去過武漢、沒接觸過武漢朋友。

二.若症狀1-2天無好轉,並出現下列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1.體溫超過38℃,且持續發熱、咽喉痛、咳嗽嚴重、呼吸困難(包括活動後胸悶,氣促)、全身酸痛或乏力。

2.近期接觸去過武漢,或接觸武漢歸來的朋友,近距離接觸發燒、咳嗽的朋友,接觸過野生動物。

3.老、幼、孕、肥胖及有慢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腎等基礎疾病和免疫功能低的。

三.需警惕不典型症狀(較少見)。

以消化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輕度納差、腹瀉等;以心血管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如心慌、胸悶等;以眼科症狀為首發表現,如結膜炎;僅有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王家鈴 李文芳 周素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kaGd7m8Bgx9BqZZI-l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