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美國那些事兒
你睡著的時候,真的被洗了腦。
這次,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史無前例地拍下了清洗過程:
紅色是血液,藍色是腦脊液。厲害的是從前沒有發現過,血液會周期性地大量流出大腦。每當血液大量流出,腦脊液就趁機發動一波攻擊。
腦脊液進入之後會清除毒素,比如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β澱粉樣蛋白。
而這樣的清洗,只有在睡著後才能做到,讓人一覺醒來,擁有一個清爽的大腦;沒睡著的時候,腦脊液並沒有充分的機會趁虛而入。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腦電活動和清洗過程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腦電波指揮了液體運動。這項成果,剛剛登上了《科學》雜誌(Science)。
作者興奮地說:離揭示阿爾茨海默病和睡眠之間的聯繫,又近了一步。
而羅切斯特大學的神經科學家Maiken Nedergaard則不禁讚嘆:
這篇論文太棒了。
完全想不到,有人能夠真的證明,腦電活動是可以讓液體流動起來的,一顆賽艇。
所以,多睡一點吧,不要熬夜了。洗腦洗不完,說不定真的會變傻。
為何只有睡著才能洗腦?
當你睡著之後,大腦會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
從輕度睡眠,到失去意識的深度睡眠,再到快速眼動 (REM) 睡眠,就是容易做夢的狀態了。
這項新的研究,是專注在非REM的階段,就是沒到要做夢的時候,也是對大腦保留記憶 (Memory Retention) 來說,非常重要的階段。
其實,2013年已經有研究證明了,在小鼠睡眠的過程中,大腦里像β澱粉樣蛋白這樣的毒素,是會被清除的。大腦用的清潔劑,叫做腦脊液。
問題是,到底怎麼清除的?為什麼只有睡覺的時候才能清除?
科學家們做了個實驗,讓13個人類帶上腦電帽,在核磁共振 (MRI) 機器里睡覺。腦電圖會顯示,一個人處在哪個睡眠狀態;而MRI會測量血氧水平,顯示有多少腦脊液流進流出。
然後發現了奇妙的現象:
大腦里的血氧濃度,出現了明顯的大周期變化。也就是說,血液會大規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腦。
這個時候,腦脊液就會趁機衝進大腦,把留給它的空間都填滿:
綠色是血液氧合信號,紫色是腦脊液信號
醒來之後,大周期不見了,腦脊液就沒辦法大量衝進大腦,完成有效的清洗:
論文的通訊作者Laura Lewis (簡稱「劉易斯」) 認為,這是因為睡眠過程中,大腦里的神經元們會開始同步活動,一起開,一起關。
之所以有這樣的推測,是因為腦電圖的數據顯示,有神經節律出現後,才發生了血液和腦脊液的流轉:
當大量神經元一同停止了激發,就不需要那麼多血液進去輸送氧氣,才給了腦脊液湧入的機會。
這樣,便有了我們在開頭看到的那副景象:
這個發現很重要,它告訴我們睡眠是一項非常特殊的功能:
我們醒著的時候,神經元們是不會同開同關的。所以,醒著的時候沒有辦法讓大腦的血量,下降到足夠低的水平。
只有睡著之後,大腦里沒有那麼多血液的時候,腦脊液才能自如地循環開來,清除像β澱粉樣蛋白這樣的代謝副產物。
下一步研究
根據布萊斯·曼德(Bryce A Mander)發表在Nature子刊上的論文,衰老和局部腦萎縮,就與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期間的慢波活動減少有關。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n.3324
這項研究指出,老年人的睡眠中斷,是大腦結構改變所致,會導致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
而現在,波士頓大學的這一新進展表明,慢波損耗與腦脊液流量減少有關。
下一步,他們會繼續探索衰老是如何影響人們睡眠時血液和腦脊液的流動的。
據劉易斯介紹,研究團隊計劃招募老年人參加下一次研究。
而研究推進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是腦電波,血液和腦脊液究竟是如何完美協同的。劉易斯表示:
我們觀察到,神經改變似乎總是首先發生,隨後血液從腦部流出,這之後腦脊液波動才會出現。
這項研究的深入,也給治療和預防像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症)、自閉症這樣的神經疾病開拓了新的治療思路。
此前,針對β澱粉樣蛋白的藥物開發頻頻陷入困境,但現在,科學家們指出,或許不著力於起作用的特定分子,而是著重增加「洗腦」的腦脊液總量,會成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女科學家領銜
這篇Science論文的通訊作者,是波士頓大學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助理教授蘿拉·劉易斯。
2014年,她從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專業博士畢業。其研究方向是腦成像,神經動力學以及計算神經科學與信號處理等。
論文一作,則是劉易斯實驗室的成員妮娜·福爾茲(Nina Fultz)。
有趣的是,劉易斯實驗室的10位成員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女性。
最近,介紹一本書《Why We Sleep》(我們為什麼睡覺)。
看書名似乎非常無聊沉悶,但是一旦翻開,絕對放不下手。
《Why We Sleep》的作者是一位名叫Matthew Waler的睡眠學專家,曾是哈佛醫學院教授,現在是伯克利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教授。
書的一開頭有這樣一段: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一個可以讓你延長生命的革命性的新秘方。它能提高你的記憶力,增加你的魅力;讓你保持苗條,降低食慾;保護你不得癌症和老年痴呆;不讓你感冒和傷風;降低你心臟病、心梗和糖尿病的風險。你會感覺更快樂,不抑鬱、不緊張。你有興趣嗎?
Walker教授說:這個可以包治百病的良方,不是愛馬仕,而是「睡眠」。說起睡眠,我和我身邊沒有一個人不為其煩惱。而且,當今社會,幾乎百分之二百的人都是晚上睡不好,白天很疲倦(包括傳說中每晚只睡4個小時的歐巴馬總統)。看完了這本書,才明白晚上睡不好帶來的問題,絕對不僅僅是白天很疲倦,而是非常非常可怕的各種智力低下、生理疾病、心理障礙、性格缺陷,甚至有生命危險。關鍵在這些結論都不是憑空臆造,而是經過二十多年無數例的科學試驗得出的。以下是其觀點分享
01
睡眠裡面最重要的是NREM(不眨眼的深睡,主要功能是提高體質及免疫力)和REM(快速動眼的做夢睡眠,主要功能是提高大腦功能),這兩樣決定了睡眠質量。愛做夢的人睡眠質量高,而且夢做得越激烈,睡眠質量越好。因為只有處於深度睡眠時才能做這樣激烈的夢,而且越是深度睡眠時腦細胞越活躍,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浮想聯翩、富有創造性的夢。換句話說,睡覺愛做夢的人聰明,富有創造性。
02
只要一個晚上睡眠低於5小時,體內專門對付癌細胞的免疫Natural Killer細胞就會減少70%!所以,睡眠不足的人容易患腸癌、前列腺癌或乳癌。也許現代人得癌症的比例增加,並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活得更久了。
03 睡眠不足會加速癌細胞的增長。同樣患腫瘤的小鼠,睡眠不足的相對睡眠足的,腫瘤增大速度快很多倍。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睡眠不足視為致癌因素。
04 睡眠比飲食和運動更重要。如果剝奪一個人的睡眠或食物、或運動24小時,睡眠傷害最大。
05
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的45歲以上的人,比睡7-8小時的人得心梗和腦梗的機率高200%。
06
睡眠不足會變傻(因為REM不足影響腦細胞健康),容易得老年痴呆症。柴契爾夫人和里根總統都號稱自己每天只睡4-5小時,都得了老年痴呆症。
07
如果連續19小時不睡覺,人的腦力和體力狀態和醉酒是一樣的。所以,有些國家警察採用的無痕跡逼供的方法就是:不給犯人睡覺。因為超過40小時不睡覺的嫌疑人,基本上讓簽什麼字就簽什麼字,不求自由,只求睡覺。
08 喝咖啡是相當於在服用讓自己睡眠不足的藥物。所以,應儘量不喝咖啡或少喝咖啡。如果已經上癮、必須喝咖啡的話,那麼不要在睡前幾個小時喝,以免影響睡眠。
09 酒精不但不會幫助睡眠,而且影響睡眠。酒精(哪怕只有一點點)會扼殺REM睡眠,讓我們不會做夢。不做夢(沒有REM的睡眠)會嚴重影響智商;
10
我們晚上睡不好覺,一部分原因怪中央供暖和中央空調的恆溫環境,因為違背睡眠需要的自然環境。
11
鬧鐘影響心臟健康,特別是那種每隔五分鐘就會叫一次的Snooze功能鬧鐘,讓心臟在短時間內受到3-4次壓力,長此以往對心血管的影響很大。
12
夏日制(時間調早一兩個小時)是個非常愚蠢的制度。因為人們為此少睡一兩個小時,所以夏日制開始那一天,心肌梗塞、車禍等都大幅度增加。
13 睡眠不足影響性功能。每晚睡眠低於5小時的男人,比睡眠超過8小時的男人,睪丸明顯小很多,血液中睪固酮濃度降到十年後水平。女性缺乏睡眠則容易不孕或流產。
14
睡眠不足容易長胖,因為睡眠不足降低跟飽腹有關的荷爾蒙Leptin,提高跟飢餓有關的荷爾蒙ghrelin。
15 如果工作日睡眠不足,即使周末再怎麼多睡,也是補救不了的。
16
每一個致死的重大疾病,幾乎都和缺乏睡眠有關。而如果能讓病人好好睡一覺,很多健康問題都可以改善或解決。
論文地址: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5/628
其他相關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8019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n.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