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一生的四段驚世情:早年三人行,38歲時主動追求25歲已婚男

2019-11-05   古凌

世俗是把枷鎖,束縛著人們對愛情的渴望。於是,追求變成了放縱;喜歡變成了罪惡。畏懼它的人改了心志,變了模樣。但總有人無所顧忌,逆流而上。丁玲便是這樣。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人間漫長,世事滄桑,不親身經歷苦苦尋找一番,又怎會遇到自己的命定之人。丁玲的感情之路曲折而漫長。拋棄與背叛,珍視與陪伴,她通通經歷過。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何丁玲的愛情會如此跌宕傳奇?又是何種力量幫助她追求自己的心中所愛?

初遇愛情,心懷感動

丁玲是那個年代的進步青年,她經受過五四思想的洗禮,自由和解放的精神深深融入了她的靈魂。18歲那年,因不滿封建婚姻的束縛,她毅然決然的解除了婚約,獨身前往異鄉學習

和所有的小女孩一樣,丁玲對於愛情也充滿了憧憬與幻想。1924年,丁玲認識了胡也頻。兩人相遇,一見如故。相同的政治抱負使得二人的關係慢慢拉近。

在這之後不久,丁玲接到了幼弟夭折的消息。萬分悲痛之下,她離開北京回到了湖南老家。但讓她沒想到的是,胡也頻竟也跟隨自己來到了湖南。胡也頻的堅持和安慰使得丁玲大為感動。在胡也頻愛慕的目光中,丁玲同意了。

同居後的生活,甜蜜又充滿憂傷。丁玲能感覺到胡也頻的幸福,「一天到晚,似乎充滿了幸福的感覺,無所要求,心滿意足,像占滿了整個世界一樣快樂」,但她也知道,感動並不是愛情。這段突如其來的愛情讓她茫然無措。她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融入其中。

又逢歡喜,三人成行

就在丁玲陷入迷茫的時候,馮雪峰出現了。馮雪峰的才華讓丁玲為之傾倒。她想要追求這個如青竹般的男子,但她又無法拋棄胡也頻。萬般糾結之下,她提出了一個令人驚奇的辦法--「三人行」。

之後,三個人在西子湖畔建了房子,一同生活在一起。在那段時間裡,丁玲是快樂的。她一會去胡也頻身邊共訴家常,一會去與馮雪峰暢談理想。日子平淡而美好。晚年當丁玲想起這段時光時,她說:「那時的結婚並不嚴格,同居和結婚沒有太大差別。什麼叫思想解放?我們那個時候,誰和誰好,搬到一起住就是,哪裡像現在這樣麻煩。」

但是丁玲忘記了,愛情容不下分享。胡也頻忍不了自己的愛人每日與其他男子甜蜜浪漫,他逃跑了。儘管後來,胡也頻還是在他人的勸說下回來了,但這段荒謬的三角關係已然出現了裂痕。在這之後不久,馮雪峰也承受不住了。幾經考慮之下,馮雪峰主動退出了這段關係。他離開了丁玲。

馮雪峰離開後,丁玲與胡也頻過上了正常而平淡的生活。但安靜的日子沒有過多久。1931年2月7日,胡也頻被槍決於上海龍華司令部,丁玲又變成了一個人。

三碰婚姻,慘遭背叛

一連經歷兩次離開丁玲身心受到重創。也就在此時,她碰到了溫柔的馮達。馮達溫柔和善這使得丁玲百經創傷的心逐漸被修補。沒過多久,二人同居了。同居後,兩人度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但命運再次和丁玲開了一個玩笑。平靜的日子僅僅過了三年,就以兩人雙雙被捕入獄而畫上了句號。

在獄中,馮達向天發誓稱自己絕沒有背叛丁玲,丁玲相信了。之後,丁玲在獄中懷上了馮達的孩子。1934年,丁玲生下了一個女孩。此後她義無反顧的選擇離開了馮達,離開了自己的第三段愛情。

四見幸福,相伴一生

1937年,在一次在晚會上,丁玲偶然見到了陳明陳明比丁玲整整小13歲,正值青春年少之際。這種年輕的活力深深感染了丁玲。她開始注意這個男孩。

不久後,丁玲受領導指派擔任了西站團的主任,而陳明則被任命為宣傳部長,兩人因此成為了上下級關係。在多次的交流中,陳明慢慢對這個爽朗的大姐產生了一些異樣的想法,但世俗的眼光又讓他動搖糾結。

流言蜚語是把利刃,一刀一刀刺入心臟。初次還可忍耐,時間長了便讓人痛苦不已。陳明忍耐的極限很快便到了,痛苦之下他選擇了逃離。逃離丁玲,逃離這段感情。為此陳明不惜與認識僅僅幾個月的席平結婚。

陳明以為結了婚,他便會忘記丁玲。但他錯了。結婚不僅沒有讓他忘記這段感情,反而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他正視自己。而此時,得知陳明依舊放不下自己後,丁玲決定再次對他展開追求。丁玲的追求使陳明明白了自己的內心,他決定放手一搏。陳明果斷與席平辦理了離婚手續,然後與丁玲結婚了。

相差十三歲,又是出軌。兩人的婚姻一直被世人所不容。但好在兩人都不是畏懼世俗的人。感情,從來都是自己的,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婚後的生活一路順風順水,直到1955年。一場政治風波無端的落在兩人頭上。陳明被率先分配到農場。由於不放心丁玲,兩人經商議後決定,一起前往東北。

陳明現行探路,丁玲隨後前往。分別的時刻,兩人一起拍了一張合照。就是這張合照成了未來幾年陪伴二人緩解相思之苦的良藥。

北大荒的日子雖苦,但好在還能守在一起。可之後不久的特殊時期徹徹底底的將二人分開了。丁玲與陳明被分別關進了秦城監獄,這一關就是整整五年

五年里,丁玲飽受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但一想到陳明,她便什麼都不怕了。1975年,兩人得到了平反,劫後重生的二人終於迎來了幸福的曙光。

最美好的愛情是陪伴。晚年的丁玲身體一直不好,為了照顧她,陳明一直忙前忙後,任勞任怨。愛情的滋養使得丁玲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她甚至重新執筆,寫出了《風雪人間》百萬字的著作。

「每一次,當我漂浮在海洋中要沉下去時,總有一雙強有力的大手把我托住,我掙扎著,但我不怕了,因為我又一次得救了。」這是丁玲對於陳明最深的感激。

他們年少經歷無數坎坷波折,終於在老年變成了愛情最美好的模樣。面容雖已蒼老,可內心依然如孩子般可愛。丁玲可以撒嬌,可以任性,可以為了一包糖炒栗子而搖晃陳明的手臂。而陳明也包容著丁玲的一切,為她拎包,讓她胡鬧,寵她脾氣。這般親密,如同一對年輕的情侶。

1986年,丁玲已經度過82年春秋,她的生命逐漸走到了盡頭。3月4日,她突然於夢中驚醒,看著一直守候在自己身邊的陳明,她輕輕的說:「你再親親我,我是愛你的。我只擔心你,你太苦了。」

陳明含淚在丁玲額間一吻後,丁玲含笑離去。丁玲走後,陳明依舊堅持默默守候著她,捍衛她的名聲,維護她的清譽。在陳明眼中,丁玲便是她的全部。他曾說:「我這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和丁玲共同度過的,而且和她在一起的歲月,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年華。

丁玲的一生灑滿愛恨情仇,酸甜苦辣咸俱全。她雖一心追求愛情,卻從未被愛情束縛手腳。她勇敢的面對內心,無畏世俗規則,無懼人言可畏。經歷過人生百態,體會過世態炎涼。在那樣混亂又迷茫的年代,丁玲活出真正的自己,這或許便是她尋獲真愛的秘訣吧!

文/古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