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青年科幻作家,其作品突破了類型窠臼,兼顧想像力與文學質地,深受讀者喜愛。
王元
人物介紹
王元,青年科幻作家,其作品突破了類型窠臼,兼顧想像力與文學質地,深受讀者喜愛。連續四屆「光年獎」科幻徵文大賽獲獎;兩次獲得「晉康獎」榮譽。
2019年王元老師獲得的獎項有——
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科幻小說獎;
第八屆「未來科幻大師獎」一等獎、數智專項獎;
第五屆「晨星獎」中篇小說金獎;
「一百年後的成都」二等獎。
編輯印象
王元老師低調勤懇,今年跟王元老師合作了一套書(預計明年面市),其中有大量原創內容需要王元老師擔綱撰寫,整個合作過程王元老師展現了強悍的時間管理能力及作為科幻作家的職業素養,給編輯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的「未來科幻大師獎」和「晨星獎」揭曉時,得知王元老師斬獲金獎,整個編輯部非常開心,終於!期待新的一年王元老師繼續帶來優質的科幻作品。
Q&A
以下是關注王元老師的朋友們的提問,以及王元老師的解答,讀者們很關心王元老師,遂有此11問——
1. 請問王元老師平時一天可以寫多少字,怎樣在創作的過程中保質保量?
王元:這個不一定,沒有給自己硬性要求,但每年寫的體量大致相當,維持在五十萬字左右。我曾經計劃每天(法定節假日除外,我要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最好的辦法就是加上休假)寫三千字,但寫作不像其他勞動,坐在電腦前就能生產。我的產量並不高,以我寫作的富裕時間來算的話,至於質量,我不敢說保證,經常會寫出一些自認為「垃圾」的文章,所以就沒有拿出來,污染大家視聽。
我的建議,不管好壞,既然開頭了,就寫出來,這對於持續的寫作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只挖坑,最終埋葬的將會是寫作的熱情。其實我現在不建議寫很多,一定要打磨精品(雖然我自己並沒有做到。剛開始全職寫作必須衝量,導致寫了很多流水線的產品,長期以往,也會形成一種寫作記憶,再想糾正就很困難),一兩篇寫好了,大家就會記住,並且認為你的水平就是這麼牛X;而且從投入回報比來看,顯然更加合適。所以,不要著急落筆,一旦開始,有始有終。
2. 好奇王元老師是如何與科幻結緣的?
王元:2012年夏天,封龍借給我一本《三體》,那是我第一次看科幻長篇,之前在封龍的宿舍看過《中國太陽》,他從高中時代就開始看科幻,特別推崇劉慈欣,我在他的影響和建議下開始學習寫科幻小說。最早就是在蝌蚪五線譜,那時有一個根據關鍵字寫命題作文的活動,沒有稿費,但可以報銷五十塊錢圖書,只能買科幻小說。我後來發表的第一篇科幻小說也是在蝌蚪五線譜,獲得的第一個科幻獎項也是光年獎。封龍後來把我推薦給游者,他作為前輩,給了很多中肯的指教。有次對話我印象很深,他說他看科幻已經二十年,我說我只有兩個月幻齡。之後在他介紹下認識同城的焦策,他們三個對我科幻寫作幫助很大。大部分科幻作者都是讀而優則寫,有著豐富的科幻儲備,我則是直接開始寫,再去補一些經典和新作,因為科幻閱讀不足,經常犯貽笑大方的失誤,他們總能給我提醒和點撥,尤其是游者,他的科幻品味無可挑剔,也帶著我合寫了很多短篇,找到科幻敘事的情感與節奏。
3. 王老師是不是哥哥張國榮的粉絲啊?
王元:是的,我的各種社交平台頭像都是張國榮。但不是那種鐵桿。我對什麼都沒有特別黏的興趣。如果讓我選擇一個偶像,我會寫哥哥。看他的電影,是一種獨一無二的享受。
4. 想知道王元老師如何兼顧帶娃和寫作,每天的工作作息是什麼樣的?
王元:孩子上學之後好多了,每周一到周五,可以擁有穩定的大塊時間。基本上,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學,回家就開始寫(如果能寫出來的話,寫不出來就看書),中午吃了飯,睡一覺,醒來接著寫,之後接孩子,之後做飯。晚飯後,陪孩子做作業,踢球,或者帶孩子串門。有小孩之後,基本沒有熬夜寫作,除非死線將至。一般很少超過晚上十一點,周末會熬夜看球。周末兩天,我要帶孩子,基本不會讀、寫。
5. 請問王元老師如何發現靈感?奇思妙想都是從何而來?
王元:《環球科學》。不必非得買新刊,把過去幾年的舊刊買來就夠用了。人們總覺得科幻走在科學前面,但我覺得是走在後面的(可能我比較沒有想像力),我習慣從科普文章裡面找到一個點子,放大成設定,添加故事。所以,《環球科學》是靈感的來源。另外,一些電影也能給我啟發。我其實是一個非常傳統和保守的作者,可能跟出身以及生長環境有關,我一直把自己的寫作定義在上世紀的狀態,就是寫稿、改稿、投稿、(退稿)、過稿——一般來說,稿子發表我才覺得這篇文章步入正軌。人們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去走走,經歷一些見聞對寫作會有許多增益。可我特別討厭出門,甚至有些害怕。我喜歡熟悉的環境和味道。
6. 關於新作《彌留之際》,其創作初衷是怎樣的?
王元:《彌留之際》的寫作與我往常的科幻小說不同,它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今年夏天,我收到一位讀者的留言,講她父親重症初愈,跟她講了許多糊塗的話,關於她的婚姻日常,而她剛剛讀大學二年級。她跟我說,會不會有平行世界,在那裡她已經結婚。這不是特別新鮮的創意,但是我當時被她們父女的互動感染,文中主人公的專業以及一些細節都來自她的講述。
似乎,科幻距離我們的生活很遠,要麼在未來,要麼在太空,要麼陰謀詭計,要麼文明之爭。而這是一個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或身邊的故事。當然,我是說人物關係。
7. 請問王元老師最近讀了什麼書?求書單。
王元:剛剛看完的一本是麥家的《暗算》;之前看過,最近又拿出來嚼了一遍,還是很好看。這是我個人認為,把類型文學和傳統文學結合得天衣無縫的一本書,當然,也可以說《暗算》本來就不是類型。我個人非常嚮往能寫出一本這樣的科幻長篇。
8. 平時全職寫作是一個什麼狀態?會規定寫作時間嘛?日常時間怎麼安排,壓力大不大?寫作的收入是否滿意?(大家很關心錢)
王元:壓力很大,掙錢不多。謝謝。
問這個問題的朋友一定嚮往過全職寫作吧。呃,其實我一直不建議大家全職寫作,我自己的情況相對特殊,因為我生活在農村,又跟父母住在一起,平時沒有什麼開銷,加上石家莊本身消費水平也不高,掙得錢主要都是給孩子和媳婦花了。現在基本能維持收支平衡,還有一丟丟富餘,但距離發家致富還有很長一段路。前幾年,有些惶惑,這兩年,相對淡定(反正差不到哪裡去了),畢竟寫作是我非常喜歡的事情,能夠當成職業已經是種莫大的幸運。寫作的時間都是上午和下午,基本不出門,就一周踢一兩次足球。前兩年收入其實很低,有時候一個月也沒有進帳,不過運氣還算不錯,每年都會有一個商活,能夠及時緩解危機。最近兩年稍微好一點,雖然不多,但我很滿意,因為我算了,比我當時上班掙得多。當然,不是因為我寫作錢多,而是工資太低。
9. 請問兒子知道您是一名科幻小說作者嗎?喜歡您的作品嗎?
王元:他還是個孩子啊,只是幼兒園中班,只知道我是寫字的,至於寫什麼並不清楚,講了也不會懂吧,更談不上看我的小說,他現在只關心奧特曼。前幾個月參加科幻活動,有幸拿了幾個獎,他對獎盃非常感興趣。我想,比起(看不懂)的作品,他更喜歡獎盃。
10. 請問王元老師,有沒有遇到瓶頸期寫不下去的時候?甚至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時候?怎麼調節過來的?以及,有沒有作品快寫完了,卻想推翻重來的時候?
王元:瓶頸期肯定有,而且不同時期,瓶頸的感覺和內容不同。早幾年多一些,最近兩年好一點。我常遇見的情況是,每次寫完一篇,只要覺得下一篇可以更加順利,通常就會卡住。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情況目前還沒有遇見過,希望永遠不要會面。我因為是專職,寫不出來也要硬寫,否則虛度就會更加惶恐。我的做法是,一篇實在寫不出來,就暫時放一放,先寫一些簡單的,篇幅較短的,或者自己比較熟悉的題材,回過頭來再去補全(期間,腦子要不時回想這個未完成的作品,可能會有新的方向;還有就是多看一些文章,也會有幫助)。想要推翻重來的不多,更多是遇見以下這種情況:一篇文章四平八穩,挑不出具體的毛病,但就是覺得不夠好,而且沒法改,只能先扔到一邊。現在又添了一個新毛病,總覺得文章改不完,即使已經發表了,也想著繼續修改。
11. 高強度寫作讓人脫髮,王元老師是如何避免脫髮的?
王元:遺傳吧。
另外一個走心的建議,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最主要的是——扣題——我認為我的寫作強度並不高。明年我會高強度一把,看看會不會掉發,大家拭目以待吧。
點擊閱讀《彌留之際》
王元科幻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