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三個高加索國家,為何混得都很慘?

2020-10-02     笑語千年

原標題: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三個高加索國家,為何混得都很慘?

高加索三國指的是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三個處在高加索地區的國家。歷史上,這裡一直是世界最動盪的地區之一。

蘇聯解體後,高加索地區處於俄羅斯與歐盟兩個安全復合體夾縫之中,在經濟私有化、自由化的轉軌道路中,都面臨著不同的困難。

蘇聯解體後 ,高加索地區三個共和國原有的分工體系遭到破壞,產業間、地區間經濟聯繫中斷,工業生產所需原材料無法保障,導致生產下降、國民收入銳減。而原有的行政命令式的計劃經濟已無法保障國民經濟和生產,造成三國的商品短缺,居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高加索三國的經濟

不過,由於前蘇聯解體後,高加索三國在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所以三國的經濟轉軌和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其效果也有著一些差別。

亞塞拜然自然資源豐富,石油探明儲量為23億噸 ,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產地之一。豐富的油氣資源對吸引外資以及阿本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高加索三國中,亞塞拜然的經濟水平最高。

喬治亞則在獨立初期中斷了與俄羅斯聯繫,拒絕加入獨立國協 ,處於與外界隔絕狀態 ,這種政策對喬治亞的經濟產生了消極影響。所以在獨立後,喬治亞經濟形勢比較嚴峻 ,燃料能源嚴重短缺,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違法犯罪活動猖獗。再加上阿布哈茲自行宣布獨立,使喬治亞失去了12.5%的領土和200公里的黑海沿岸,對該國經濟影響巨大,所以三國中,喬治亞的經濟不如亞塞拜然。

亞美尼亞的經濟在蘇聯解體前發展較快,但其經濟對原蘇聯各共和國的依賴較重。蘇聯解體前,亞美尼亞國民生產總值的 94%都依賴前蘇聯的各個共和國,所以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的經濟受到影響很大。加上亞美尼亞處在伊朗、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以及喬治亞這四個穆斯林國家的包圍之中,它與喬治亞因卡拉巴赫問題、與亞塞拜然因納卡地區問題發生衝突後 ,格、阿兩國對其實行經濟封鎖 ,使得亞美尼亞大部分工業企業和交通設施陷於癱瘓,居民生活狀況惡化,國家財政捉襟見肘。在三國中,亞美尼亞的經濟發展水平最差。

高加索三國的地緣政治

高加索地區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位於俄羅斯聯邦境內的北高加索,包括車臣、達吉斯坦等多個族群;而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個主權國家則組成了南高加索。

高加索是地緣政治環境複雜的一個版塊。這裡地形複雜多樣,背靠俄羅斯文明,面朝伊朗的波斯文明和土耳其的鄂圖曼文明,處在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元文化的交匯地,因此形成了高加索地區模糊的地緣政治定位。

南高加索地區是東正教的俄羅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對峙的前線,我們以納卡地區衝突為例:這裡族群矛盾、地區矛盾以及宗教矛盾等被雜糅在一起,發展成國家之間的對抗和衝突,使得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相互擴充軍備,常年大量採購武器裝備,加速了加索地域政治和社會極化,導致問題的國際化。西方勢力、俄羅斯勢力以及伊斯蘭勢力在這裡角逐,這些勢力的干預造成地區安全情勢更加複雜化。

俄羅斯一直希望協調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關係,但俄羅斯並不願意承擔納卡爭端仲裁者的角色,不願意制定實質性的爭端解決方案。因為俄羅斯不想失去亞塞拜然或亞美尼亞中的任何一個,而納卡問題采維持現狀,才是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因為只有這樣,俄羅斯才能在南高加索地域擴大影響力,加強軍事存在。

美國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加強了在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存在,多次與喬治亞舉行軍事演習。美國也看中了亞塞拜然豐富的油氣資源和其連接中亞與裏海的地緣戰略價值,出於能源角度考慮,以及在美國國內的亞美尼亞院外集團勢力的影響下,也希望納卡地區保持現狀,使得美國能夠將重心放在加強與亞塞拜然合作以及遏制俄羅斯的事務上。

經過獨立後20多年的建設,高加索三國不但沒有解決蘇聯後期遺留下來的族群分離問題,卻難以維持和鞏固領土與主權完整,使本屬國內事務的分離問題國際化,讓外部勢力深度介入,將問題弄得更加複雜化,將國家間爭端發展成國際衝突。

現在,高加索地區瀰漫著一股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思潮,高加索三國為解決各自的國家和民族訴求形成了構建相互競爭的聯盟體系,三國的內政外交更加缺乏自主性。而從經濟方面來看,三國在向市場經濟轉變上片面引用西方理論,沒有考慮到具體情況,採取了限制居民收入過快增長和全面削減社會保障計劃的政策措施,引起大規模失業 ,造成國家元氣大傷。如果這些都算不上「慘」的話,那什麼才算是慘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jBwM6XQBeElxlkka8W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