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已經早早就開啟了預熱,微博、小紅書等各種平台上,種草分享貼層出不窮。作為中國最大的購物節,雙十一對於商家花式促銷有著不小的指導作用。
的確,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總是變著花樣的玩兒促銷,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抽獎。通過活動,商家能夠提高銷量、提升知名度,顧客也在抽獎中收穫了實惠和快樂,一舉兩得。
然而,生活中卻存在一些這樣的商家,明明發不起獎金,卻偏要組織抽獎,當真的有幸運顧客中大獎時,又找各種藉口「賴帳」,最後既沒有起到宣傳作用,也沒有將顧客發展為回頭看他,雙方不歡而散,得不償失。
近日,河南淅川便上演了一場這樣的鬧劇。
有網友爆料,河南某地就有一家汽車店發起了這樣一場活動,活動內容是:凡是在店內購買汽車的顧客,就有資格參與店內的抽獎活動,並有機會抽中高達50000元的現金大獎,這一活動吸引了很多的顧客。
而爆料者自己就在這家電動汽車的門店裡買了一輛電動汽車。在付完款提完車之後參與了店內的一個抽獎活動,好巧不巧,還幸運的抽中了那個50000元的現金大獎。
當他要求商家兌現獎金的時候,商家這邊卻不認帳了。
商家表示,50000元獎金會用等值的電動汽車抵帳,想要現金?痴心妄想!聽到商家這樣的回覆,中獎的顧客自然不樂意了,於是顧客就指著商家掛出的活動橫幅說「我問問你,這上面寫的是不是50000元現金?」
鐵證如山,但商家「死鴨子嘴硬」,依然堅持說要用等值的電動汽車來抵帳。
沒等中獎客戶再次闡述自己的理由,商家仿佛認為是顧客在「死纏爛打」,最後十分強勢地說了一句「就是用車抵帳,我不會用現金的形式去結款的」,認為抽獎活動由自己舉辦,就擁有最終解釋權。
不得不說,商家的處理方式和態度真的讓人難以接受。畢竟獎金50000元現金的橫幅就在店外掛著,活動橫幅是自己掛的,有人中了獎,商家卻拒不兌現,怎麼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呢?
但往更深層次想,商家一邊設置抽獎活動一邊「光速」翻臉的行為實在令人存疑,甚至不僅僅是欺騙這麼簡單——畢竟此舉完全沒有起到吸引消費者購買、提振銷量的作用,難道商家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為了將店內滯銷的電動車以獎品的形式進行處理?
當然,無論「陰謀論」是否成立,這家電動汽車店都已經失信於顧客。宣傳促銷也好,處理滯銷產品也罷,總之,其目的都必然無法達成了。